读《自由》一个片段有感

2018-07-23  本文已影响0人  FreeFreeFree
读《自由》一个片段有感

读乔纳森.弗兰岑《自由》中有一段帕蒂家人在看她打球时描述:一天,就在一场垒球比赛进行到后几局时,妈妈和两个妹妹出现了。当时帕蒂正沮丧地外野,而内野的几个女孩球技不佳,连连失误,她等着有谁能把球远击到她所在的区域,她慢慢地一点点向内野迫近,最终抓住了致胜的机会。一垒和二垒上都有跑垒员,击球手打出一记反弹球,球朝着那个笨手笨脚的游击手飞过去。帕蒂跑到她前面,抢先接到球,跑上去触杀了前位跑垒员,然后又去追剩下的那个。那是个可爱的女孩,大概是靠一次防守失误上了一垒。帕蒂径直朝她逼去,女孩尖叫一声,撒腿便朝外野跑,离开跑垒道,自动出局。可帕蒂还是一路追下去,直到触杀了她为止。那女孩瘫倒在地,扯着嗓子尖叫,好像帕蒂那手套轻轻的一触,给她带去了剧烈的疼痛。

帕蒂心里明白,作为运动员这算不得什么光辉的时刻,因为家人的观看,一种不知名的情绪控制了她。坐在家用旅行车中,妈妈用平时更加颤抖的声音问她,是不是一定要如此……好斗。就算需要——好斗吧,需要这么好斗,那么多少给自己的队友留些机会难道会让帕蒂不开心吗?帕蒂说在外野,她压根儿连球的边儿都摸不着。妈妈说:“你要打球我没意见,但你得从中学会与人合作,学会团结互动才行。”帕蒂说:“那就送我去真正的运动营,这样我就不会是场上唯一一个知道怎么打球的球员,我无法跟接不住球的人合作!”妈妈说:“我不确定该不该鼓励你这么好胜,这么爱竞争。我猜我算不得一个体育爱好者,但我看不出,单纯为打败对手而打败对手而有什么乐趣?互相配合,一齐努力不是更有意思些吗?”

对于这个场面帕蒂所做的和与妈妈之间对话我有三点思考:

其一,关于强势和示弱,我一向认为这很大因素取决于一个人生来固有的性格和性情,有些人生来强势且心肠硬,我局限地认为这是过于自我,自私自利,有些人强势但骨子里怜善,我其实很佩服这种类型的,有些看似软弱骨子里却心狠手辣,还有一些看着软弱骨子里也很怜善,比如我,算是很典型的一个了,明明别人的冒犯到头来弄得自己愧疚不已,好多时候还不会拒绝,拒绝后,还常想对方是不是不开心,甚至自责大半天。假如我是书中帕蒂,我开始在外野,我最多会寻求机会一点点逼近到内野,但不会直到把对手赶出局,这与个人能力,主人翁意识,责任感,大局意识,集体利益无关,而是与生俱来不带一点“攻击性”有关,所以在小女孩尖叫一声主动出局之后我一定不会继续追杀置对方与死地(更不用说不择手段),相反我会对自己冒犯和过失给对手带来疼痛自责愧疚。写到这里,突然想到九二年在二高就读买饭时情景。那时我高一,我们教室离学校伙房挺近,下课铃一响,都一个个窜出教室,挤成一大团围在买馒头两个小窗户前侯着买馍,我占着地利条件,每次去的也不晚,站得也挺靠前,别的同学都你挤我扛的挤到最前面,而我不等别人挤,老是主动往后撤,撤着撤着离窗口越来越远……,后来班上几个透钻学生告诉我可以去教职工餐厅“蹭饭”,我也厚着脸皮去了,等老师们买好,几个又挤到一块儿,我站在最后,班里一个儿高男生来的晚,干脆率性一伸胳膊穿过几个头顶把我饭碗递了进去,前面几个看着我的饭碗进出,他们“风中凌乱”,我又何尝不是?后来碍于面子再也没去过教职工餐厅吃饭……到现在,无论在窗口或柜台办啥事,别人不排队,我仍是主动靠后,这与道德品质无关,与性格里“不好斗”有关,有点佛系的味道。其实想来强势和软弱,只要遵守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无所谓对和错。

其二,帕蒂要求妈妈送她去真正的运动营,她解释,那样她就不会是场上唯一一个知道怎么打球的球员,她无法与一个接不住球的人合作。读到这里,我停顿了好长时间,感受到了帕蒂“高处不胜寒”的孤独,冥冥之中曲高和寡的落寞,怎奈“知音少,弦断有谁听?”自带光环的高手在弱者群体中无法体现其能力和技艺超人,而只有在势均力敌局势下才能锋芒毕露,是狼就该在狼群里图腾。

其三,妈妈语重心长对帕蒂讲:我不确定该不该鼓励你这么好胜,这么爱竞争,我猜我算不得一个体育爱好者,但我看不出,单纯为打败对手而打败对手能有什么乐趣?读到此,我不由感叹这是一个多么智慧的妈妈,用“不确定”“我猜我算不得”“但我看不出”这样的用词没有把自己凌驾于母劝高高至上,也没有把自己置身于道德制高点谴责孩子的“不是和不应该”或者“你必须”“你不能”,最后帕蒂母亲补充“互相配合,一齐努力不是更有意思些吗?”这样的反问直接有效把帕蒂引到反思自己行为过失担责上来,话不多,也不犀利,但正中要害,这样的谈话应该是“润物细无声”,不仅孩子乐意接受,更重要给孩子传递一个明辨是非人生观,还有一个人存在的价值取向。竞争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竞争需要狼性,可是单纯为了打败对手,证明了自己能力超人又能怎样?是啊,单纯为打败对手而打败对手有什么乐趣?得饶人处且饶人,中庸之道很有必要。

作为父母,我们不得不反思:我们需要教给孩子什么?作为师者,我们不得不反思:知识孕育智慧,但智慧最终该开启孩子们的“向善”之门。此之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与止善。”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