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最好的自己
每年的12月31日,我都要写一篇文章来盘点一年的成长与收获。但这次不同,今天正值党的百年华诞,也是我职业生涯挑战最大的一学年收官。所以写下这篇文章,既是对过往的回顾,也期望自己以百年新征程为新的起点,不畏困难,勇往直前,成为最好的自己。
挑战与积淀
上了初四语文组,就意味着加入了我心中的最强战队。远娥姐的超强领导力,邢大师的最强大脑,萍姐的超高文字驾驭力,荣芳姐和老迟的严谨求实作风都成为了这个战队最明亮的底色。在这里,我感受着超迅速的决策力与执行力,超团结的凝聚力与向心力,这力量给予我这个后进生极大的信心与鼓舞。同时,姐姐们的耐心与包容,细心与真诚也让我收获了满满的温暖与幸福。我知道,不是我更快地融入了她们,而是她们早就已经接纳了我。
这一年是我的挑战与积淀年。面临着比赛及公开课的挑战,在姐姐团的帮助下,我尝试了诗歌、小说、人物传记,作文等不同课型的备课上课。
磨课,真折磨人呢。每一次磨课,都会面临着绞尽脑汁也脑袋空白的无奈;每一次磨课,都要忍受着原稿面目全非、脱胎换骨的疼痛;每一次磨课,都要经历体力、脑力、意志力、创造力的四重考验。
磨课,更磨练人。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每一次磨课,都对教学目标的确定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每一次磨课,都认识到自己环节设计还有很多的缺点与不足;每一次磨课,都在学着增强授课内容的文学性与逻辑性;每一次磨课,都是让自己沉淀成最好的自己。
经过一年的历练,我终于明白为什么我一开口,姐姐们就知道我环节设计的bug;为什么我一提问,姐姐们就能及时提供好几种解决的方案。原来修炼成超强姐姐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成长离不开积累与反思,当已有的经验不足以支撑前进的时候,更要勇于打破、重塑、创造。
有人说,打赢战役并不是拉长战线,而是增加炮火。对我来说,“炮火”是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增加的知识、积累的经验,也是在广阔的天地中不断汲取的“X”能量。
从叶嘉莹、蒋勋、许渊冲等大师的著作中,我认识美、体验美、学着运用美、创造美,并试着用自己的生命观照文学作品,体悟百态人生。故宫、圆明园、陕历博、三星堆,不同时期,不同朝代的文物,让我走进灿烂的华夏文明,走进国宝背后鲜为人知的人和故事。这些不同于教学实践的“X”滋养了我的生命,为枯燥的学习增添了一抹亮色。我也越来越坚信,不仅是文学作品,还有国家宝藏,甚至祖国大地的万事万物都可以成为教学的一部分,成为撬动自己思维的一个有力支点。
改变与不变
从乡镇到城市,从基础年级到毕业年级,从貌似头顶光环到跟不上的后进生,短短的时间里,我经历着不少变化。起初,这样的变化带给我的是强烈的不适应。甚至有一段时间,早上一睁开眼,我就开始厌学。难道生活真的要越变越糟吗?直到看到王凯在《大江大河》中扮演的宋运辉说的一段独白,我好像一下子找到了知己。那个晚上,我把这段不到二百字的独白看了一遍又一遍,读了一遍又一遍,读懂了宋运辉,也好像明白了接下来该怎么做。这段独白的关键词是“直面变化”,宋运辉正是在改革的时代大浪潮中积极拥抱变化,找到了新的方向,最终成长为行业的中流砥柱。他的经历也告诉我,所有的变化都可能伴随着痛苦和弯路。成长的道路并不总是阔野坦途,但青年人如大河向前奔流的趋势,不是任何险滩暗礁所能阻挡的。只有打开胸襟,拥抱变化,接纳变化,才能获得更大的进步。
这样想来,眼前的困难顿时变得渺小而微不足道。人生海海,何必在意一时的沉浮?我试着改变原来消极的心态,告别沉闷的自己,调整教学方法,适应教学节奏,期待着更好的蜕变。
今天看了一百周年庆祝大会,感慨万千,我们生活的时代就是最好的时代。作为年轻一代的我们拥抱变化的同时也一定要有不变且坚定的理想信念。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弘毅之士,以仁为己任。对青年一代教师来说,“仁”就是责任、担当、博爱、格局。“我是教师”这四个字,不是几分钟几个小时能够讲清楚的,这是我们选择了这份职业的人要用一生去坚定的职业信仰。
除了知识、经验、技巧,最重要的是价值观决定我们到底能成为一名怎样的教师。要永远记住自己的初心,在这条漫长的,并不容易,并不轻松的道路上坚持到底。
面对机遇和挑战,我告诉自己——脚下永远是起点,虽千万人吾往矣,我愿意为之做更好的自己。
写于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也写于最艰难的一学年结束。落笔之时,内心百感交集。我起身眺望远方,万家灯火明亮,真好啊,灯火里的中国,有你,也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