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理解的toB产品的运营系列之——探索期产品
上次讲到了toB产品运营的基本框架:拉新——转化——再转化——升级。这是基于对运营工作执行层面的基本把控总结出来的。
今天在读完了黄老师的《运营之光》后,我想在这个基本架构的基础上,再一次升华,深入到业务层面,探寻在产品早期一些可以做落地执行的运营方法。
首先,业务必备的三要素:用户、产品和运营。“而运营,则是为了帮助产品和用户之间建立和维护好关系,你可能会使用一切相关手段和方法,其最终目的是使产品价值和用户价值可以相对最大化。”
在这个逻辑下,toB产品在早期的运营方向就是:如何在早期和用户建立好关系和达到产品价值与用户价值的相对最大化。在回答这两个问题之前,我们可以先简单梳理出一款toB产品的核心业务逻辑。如下:
以这个业务模式为例,我们先来说一下第一个问题:早期如何和用户建立好关系?
首先,直观来看,基于H5的页面制作这个核心功能。运营团队要先想方设法引入种子用户,无论是老板刷脸还是销售同事发力,总之是先有一批种子用户。之后要做的事情就是不断地去积极响应种子用户的需求,因为很多产品在早期的时候一定是难用的跟翔一样,种子用户的反馈会像雪片一样砸向运营,这个时候运营团队响应的越及时,就会从情感上给客户留下好印象,自然而然就会达到我们想要的目标——好口碑!
在优化了功能之后,产品逐渐有了好口碑,为了降低客户获取的边际成本,下一个目标就是降低产品的使用门槛。如何降低?大白话就是:让用户花尽量少的时间一下子就会使用产品!于是就团队会制作大量的模版,让用户最好可以直接使用!
当然,这是理想化也是个大量的工作,在产品的探索期,只能靠运营团队自己制作完成。等过渡到快速增长期的时候是不是可以借鉴一些内容社区的运营手段:UGC。从产品机制上,一是可以让页面的搭建元素更丰富灵活;二是可以让用户自己保存为模版。从运营机制上,是不是可以做一场页面制作比赛等活动(类似简书的折书大赛)来快速获取模版?(快跑题,还是继续谈探索期)
其次,说一下页面分享的渠道。社会化媒体如日中天的环境下,客户之间的交流本身就已经成为一种的渠道。好的口碑是在情感上驱动客户分享,好的产品使用体验(精美的页面制作)是在功能上驱动客户分享。这样不断渗透核心用户,才有机会触及到第二圈层即潜在用户。
在这个逻辑下,渠道的铺设在产品初期就会先是一些免费的相对熟人的圈子,在快速发展期,引入影响力更大的媒体渠道,实现快速增长。
最后,便是数据追踪。产品的早期客户较少,面对的业务也比较少,对于数据跟踪的要求并不是很高,在满足种子用户的所有基本需求的逻辑下,一定要自己开发。而在产品快速增长期,在引入更的渠道,更多的场景页面之后,对数据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这个时候选择引入第三方数据跟踪服务,也是为了快速满足用户需求。但这样的模式用户是否买单,还需要深入思考,这个不是本文重点内容,暂且不提。
OK,基于以上例子,我大概梳理出来了一个toB产品在探索期,运营可以发力的地方。说白了,就是基于产品的核心业务逻辑去发力,而不仅仅是拉新-留存-转化等单纯的指标。
以上仅是在学习了黄老师的运营之光并结合自己对toB产品的一些观察提炼的出来的方法,如各位有不同的看法,欢迎探讨交流!
另外有一个问题请教看到这篇文章的有缘人:对于早期toB产品,是否适合进行相关应用市场和搜索的销售渠道建设?
学无止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