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蛋与石头引发的思考
本文参与小慢可主题征文,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用鸡蛋碰石头,无论石头是多么正确,鸡蛋是多么地错误,我永远站在鸡蛋这边。”初看这句话时,我有些难以理解,为什么错的是鸡蛋,还要站在鸡蛋的这边去指责无辜的石头呢?
我们知道鸡蛋是脆弱的,不经碰的,易碎的,那在这样明知自己弱点的情况下,鸡蛋就应该要做好自我保护啊。这样于人于己都是有利无害的。
石头它有什么错呢?又不是他主动去碰鸡蛋的,为什么要指责它呢,为什么责任要它来担呢?难道就因为它生来更为坚硬吗?在鸡蛋面前他是强者吗?
细细思量一番,却发现这话说得极有道理。在生活中,我们习惯性地同情弱者,觉得只有强者欺负弱者的,很多时候我们被表象迷惑,便有些不分事理地,很自然地站在了弱者一边。甚至不由分说地批评看起来更为强势的一方。
就如一个闯红灯横过马路的老人,被正在行驶的车辆撞到时。人们议论的会是某某司机撞了老人,看到老人因受伤而痛苦的表情,更会肆意指责司机开车不看路,不用心,不注意观察周围环境。却不会有人说及这个老人撞红灯横过马路这一违反交通规则的行为。
一辆电动车不按规定的道走,被迎面而来正常行驶的轿车撞倒。人们最先想到的便是这个轿车的错,因为他更大,他更结实,而电动车才几斤几两啊,两车相撞,受伤的肯定是电动车了。毫无疑问,人们便站在了违规,但却势弱的电动车一边。
很多时候,人们因为同情心,因为从弱的心理,而忽略了去正视事情的真相,去正确看待事件的起始经过,不能客观地对待事情。
我们生来就有对弱者的怜悯之心,除强扶弱,是人们的天性,以为这样就是帮助弱者,甚至以为这是正义之举。但有时候正是因为太过于感情用事,才让自己看不清事情的本质。
如果我们不能理性地看待事件,只一味的同情表面看到的弱者,那不是见义勇为,这是在助长没有正当理由却要表明自己对的人,这样的举动也在进一步伤害原本是正确的人。这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在助长弱者的气焰,让他们更理直气壮的将自己的错误行为持续下去。
在面对这样的事情时,我们不应该完全被情感支配,被表象困住,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思考,去探究事件更深层次的原因,我们更应该保持多几分的理性,正确看待事件本身,而不是以强弱来判对错。
当然,也不泛有真正的弱者受伤害的事件发生,面对这样的事情,我们更应该理性与感情结合,来思量如何能够真正地帮助到受伤的人,而不冤枉和误会了其它人。不盲目地谴责他人,不随意评判他人的对与错。我们可以帮助受伤害的弱者,但这与对错无关。
我们可以站在人道主义的立场,给予受伤害者,和弱者以帮助和支持。但我们要站在正义,规则,和真理的立场来看待整个事件。
经此思索,我也便觉得这句容易理解的了。鸡蛋碰了石头,最终大多数人选择站在鸡蛋一边。虽然道理我们都明白了,但是看着支离破碎的鸡蛋和完好无损的石头时,你还忍心责备鸡蛋吗?石头因为坚硬,顽强,自然就多承担了一分本不是自己的责任。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类似这样的事件,不在少数。而很多人,明知谁对谁错,但却逃不过自己被情感支配,逃不过对弱者的同情,而忽略了对错,选择了站在弱者这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