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同学人生旅途故事

老同学柱子

2018-07-02  本文已影响472人  橡树lin
老同学柱子

柱子是我高中时候的老同学。他曾经是文科班第一名,却连续四年高考失败,最后被迫入赘关中。在临潼农村,历经十年隐忍奋斗,他才得以立足脚跟。柱子的多舛命运和曲折经历,足以写成一本新的创业史。

我们就读的高中,是商洛山区一所普通的农村中学。在高一时,我并不认识柱子。进入高二分文理科时,喜欢文科的我却被分到了理科班。一学期之后,经过一番周折,我才转入文科班。当时柱子是文科第一名,令人仰慕。

文科班的教室,在锅炉房旁边那排陈旧阴暗的房子里。我转入文科班之后大约一个月,我们搬到了后面一排的教室。新教室虽然斑驳破旧,但窗户比较大,地势比较高,所以显得宽敞明亮。

说来也奇怪,搬迁教室时老师竟然不在场,大家纷纷挤进新教室,争抢座位,搭配同桌。我和柱子一样,生性不喜欢与人争夺,所以就被挤到了后面,坐在倒数第二排,而且意外地成了同桌。

文科班人多,教室里挤得满满的。我俩的前排,是两个女生,我正前的那位名叫小燕。小燕长得文静又漂亮,而且留着一头洋气的披肩卷发。由于桌凳挤得很近,她的轻柔秀发经常搭在我的课桌上。每次挪动书本,我都小心翼翼,生怕惊扰了她。

与我的谨小慎微相比,柱子整天笑呵呵、大不咧咧的。他勤奋好学,天天抱着书本读呀写呀。每天早读,他都看见他把课本捧得老高,声嘶力竭地朗读课文,有时甚至仰面闭目,似乎十分陶醉。柱子面前总有一摞草稿纸,他一页接着一页写,水笔在纸上留下一行行粗大的黑字,就像勤劳的农夫在地里栽下一排排红薯秧。

柱子表面上乐呵呵,其实心里很苦。他那乱蓬蓬的头发,蜡黄的脸色,寒酸的衣裤,暴露了家境的贫寒。那时候学习压力大,我们都不敢懈怠,但柱子一学期总会请几次假。后来我才知道,他父亲因肺癌刚刚去世,家里穷徒四壁,母亲一个人种田养家,供孩子上学极为不易。

曾经,我在路上遇到过柱子和他的母亲,他们一人挑着一副箩筐,箩筐里装着萝卜、白菜和柿子,显然是要去镇上赶集。

高中后两年,多数同学都合伙在校外的村子里租住,但柱子和个别特困生依旧住在破旧的教室里,晚上睡在高低不平的课桌上。

柱子虽然学习刻苦,但从高二下学期开始,成绩逐步下降,从第一名一路下滑到十几名。那年高考,我顺利考入陕西师大,柱子和绝大多数同学一样,不得不回母校补习,以备来年再考。

高考结束,我专程去了一趟柱子家。

柱子家在离学校七八里外的红土岭,虽然离洛洪公路不远,但那个小山沟曲折向上,交通不便,推着自行车很难走。

柱子家座落在一个高高的土坎上,院子中央有一颗核桃树,屋里屋外堆放着陈年麦草,到处都是土墙土地,看不到一件值钱的东西。他的母亲黑瘦矮小,每天起早贪黑,在屋里屋外忙活,沉默不语。柱子和弟弟很懂事,放牛割草,下地干活,样样都能干。

那一夜,我们躺在柱子家的土炕上,一直聊到天亮。我当时最想知道的,就是他的成绩为什么会大滑坡。那天夜里,柱子的讲述令我震惊。如今,尽管已经过去28年,他当时说过的话我依然记得。

柱子当年学业滑坡,根源在于小学时所受到的伤害,以及家庭的变故。极度贫困、父亲病故、母亲住院、小学时遭同学欺凌,各种心理创伤叠加在一起,使他内心异常忧郁,曾一度陷入绝望,难以自拔。正是在这个时候,他喜欢上了那个名叫燕子的女生。

没错,就是前文提到过的,坐在我前排的女生。

那时候,商洛山区农村尚未脱贫,班上多数同学都衣着粗陋,形象寒酸。我天天穿着哥哥从部队带回来的旧军装,是个典型的土八路;柱子也衣衫陈旧,蓬头垢面,不修边幅。

坐在前排的小燕,身材匀称,衣着得体,面色红润,文静秀气,确实挺漂亮。在我印象中,她穿一件紫红格子外衣,留着略带金黄的波浪卷发,身上有一种城里女孩特有的高雅气息。小燕不太理我,却经常回头向柱子请教,但我没觉得有什么异常。

柱子当时面临家庭变故的沉重打击,内心脆弱和自卑。他渴望温情,渴望关爱。高二那年深冬,一个停电的晚上,他和小燕、小凤、李钊坐在黑暗的教室里,点着两盏豆大的油灯,边学习边谈论,场面温馨而和谐。

期间,李钊说了一句什么玩笑话,引来小燕甜甜一笑,那双明眸与柱子对视,在他心底擦出了火花。小燕也许只是无意,但她的那个眼神,却让柱子的心开始融化。到了元旦,同学们互赠贺卡,小燕送给柱子一张精美年卡,上面写着几句祝福的话,这似乎再次造成了错误的暗示,柱子从此难以自拔。

年轻的时候,谁没有心怀情愫?谁没有眼含秋波?可以设想,小燕当时的一颦一笑,都紧紧地牵动了柱子脆弱、敏感的心。

可是,当柱子逐渐把小燕作为精神寄托,内心充满期待的时候,他得到的却是冷漠、轻蔑的无情拒绝。我们无法推测小燕的真实想法,也无权批评她的不近人情。但是,高考结束之后那天晚上,当柱子向我讲述这件事情的时候,他的愤怒、痛恨和绝望令我震惊。

关于小燕,我想再说一件事情。高三那年9月,语文课本完全改版,新书奇缺。一天中午,我放在桌斗里的语文课本被盗,前排小燕的书也不见了。她很着急,请我帮忙查找。第二天,正当我明察暗访四处打听的时候,小燕的书却拿到了。我反复追问,但她始终拒绝解释,说是要替人保密。原来,窃书者只是想整我,却搞不准我的具体座位,就把前排小燕的书也顺走了。我的书毫无踪迹,心急如焚,她的书失而复得,却神情冷漠。高三全年,我没有语文课本,学习大受影响。

1990年高中毕业后,我考到陕西师大,开始了全新的生活。柱子和多数同学一样,回大荆中学复读,依旧过着饥寒的住校生活。寒假见面,他仍然住在破旧的教室里,双手依然粗糙干裂,而且多了几处明显的冻伤。

第二年高考,他再次落榜,此后又补习了两年,总共参加四次高考,均以失败告终。

当年高考录取率极低,多数同学难圆大学梦。但是,国家对商洛等贫困地区有定向招生计划,特别是医护、师范、农林专业,与录取线差距不大的考生可自费上大专,毕业后回家乡安排工作。因此,经过几年复读,过半同学都考出来了。但是,柱子家庭贫寒,交不起昂贵的培训费,这样的机会一次次与他擦肩而过。

1993年高考失利之后,柱子去西安打工。听说一开始是在建设路给人家装修房子,后来就没有消息了。

1994年,我大学毕业去上海读研,研究生毕业后再回西安工作,并结婚成家。此后不久,大约是2001年,我居然意外地遇见了柱子。

当时,我骑着自行车,后座上驮着新婚的媳妇,在西安南关的一条小街上赶路,突然听见有人喊我的名字。回头一看,原来是柱子。他正在街边卖水果,面前摆着一对箩筐,里面装着桃子。

多年不见,我又惊又喜,连忙询问他的情况。他却大着嗓子断言我肯定忘了他名字。当我直接叫出他的名字时,他就张着大嘴嘿嘿地笑开了。

原来,他已经入赘临潼,做了上门女婿,变成了一个地道的关中农民。他经常挑着筐子,在西安走街串巷,叫卖自产的桃子、苹果和石榴。

告别时,他给我装了一塑料袋桃子,我给钱,他坚决不收。我掏出一张纸片,给他留下了我家电话(那时没有手机)。但是,他没有联系我。

此后,我每次路过那里,都会留意路边的生意人。我希望遇见柱子,希望与他长谈。但是,他就像人间蒸发一样,消失得无影无踪。我曾多次向街边卖水果的临潼老农打听,也毫无收获。

光阴荏苒,十几年一晃而过。2017年秋天,柱子突然被人拉进了我们高中同学的微信群。很快,我就专程赶到临潼农村,与他见了面。

那天,他带我参观了自己经营的农业项目,包括十几亩红薯田、二十万斤红薯窖,以及硕果累累的石榴园和苹果园。此时的柱子,开朗豪爽一如当年,不同的是已经自信满满、笑容灿烂。我特意钻进他的红薯窖,站在层层叠叠堆砌的红薯墙前,拍了几张珍贵的照片。

柱子承包了大片良田,不仅种植优质红薯,而且经营红薯储藏和运销。他在田边打了十口竖井,每口井下开凿存储空间,总共窖藏了二十万斤红薯。用这种方法,他把秋天收获的红薯储存到来年春天,再高价销往全国各地。仅此一项,每年纯收入就可以达到二三十万元。

他采用专业化规模化的农业经营方式,为家庭赚取了财富,也为自己赢得了地位。我明显感觉,柱子已经不是寄人篱下的上门女婿,而是那个家庭的主人。无论妻子、岳父岳母,还是邻居,都很尊重他,村里人也热情地与他打招呼。

全家人一年四季的生活支出,两个孩子上中学的费用,都依赖柱子的经营项目。除此之外,他还为家里修建了三套房产,每套都是两层小楼、砖墙大院。柱子还向我介绍了进一步扩大经营,建设冷库的计划。

但是,柱子也讲述了他在关中的心酸往事。当初,由于家境贫寒,他不得已才入赘到媳妇家。此后长达十年,他始终不受待见,在家里没有地位,大事小事都由岳父说了算。岳父对他冷酷傲慢,苛责无度。他每天早出晚归,一年四季在田里埋头苦干,身上却一贫如洗,连零花钱都没有。

在岳父的指挥下,家里经营的十几亩良田,年年亏损,入不敷出,家庭光景一年不如一年。这种状况一直持续了十年,到2008年时,岳父终于撒手不管,把田产交由柱子经营。柱子吃苦耐劳,敢闯敢干,很快就改善了家庭的经济面貌,也改善了自己的社会地位。

自从柱子接手以后,岳父就不再帮忙,所有的田间劳动和秋收冬藏,包括二十万斤红薯的储藏运销,几乎都是柱子一个人在操劳。实在忙不过来时,他就花钱雇人,岳父根本不闻不问。

我们的高中时代早已成为过眼云烟。对于当年的学业失败,柱子重新做了总结。他认为原因有三:一是在大荆镇杨子房小学上五年级时,他遭受同学长达一年的打骂欺凌,心理严重创伤;二是家境极度贫寒,饥饿困乏,自卑怯懦,精神萎靡;三是父亲病故,家庭陷入困境,无心学习。至于他当年对小燕的幻想,纯属精神寄托,算不上爱情,对他影响不大。

如今,当他再说起小燕时,就如同在讲别人的故事,平静如水。

当年高考屡战屡败,柱子被迫外出打工,但他的生活道路并没有锁定。作为文科班第一名,柱子不缺才智;作为穷人家的孩子,他更不缺吃苦精神。除此之外,他具有开朗、善良和随和的秉性。所以,他的成功是迟早的事。

柱子的曲折经历告诉我们,是金子迟早都会发光,不管它埋入泥土多久。天道酬勤,所有的付出和才华都不会被辜负,最坏的结果不过是大器晚成。

但愿我们的柱子更加稳健挺拔,但愿每个人都做命运的主人!

2018年7月1日,上海 

作者简介

橡树,陕西商洛人,毕业于陕西师大,后读研读博,从事高教工作至今。经济学专业,文学爱好者。喜欢用平实的文句,素描人生社会,抒发家国情怀。

感谢您的关注和鼓励!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