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心理学(2+4)
Living With Complexity
复杂是全世界的生活现实,复杂是良性的。往往它也是必须存在的。
---------------------2010 Donald A. Norman
第二本 复杂
为什么复杂是必须的?
所有的东西在你看的时候觉得可能有些老化,当你标注上时间时就明白别人的前瞻性了。我记得前几天看人生果实的时候,修一先生对于植树环保的理念。也在多年后,让人们懂得他的前瞻性。特别佩服那些战略师们,为什么他预测的后来都一一被证实了呢?
一切你看起来凌乱复杂的东西都是有序有组织的。一切都是有目的秩序存在着。总觉得Complexity这次背后藏着更多的含义 多样性,不确定性,深度性,丰富性。
当一个科技需要1-2小时的学习时间时,我们就会抱怨。却从没有抱怨那些伴随着我们成长的事儿,比如游泳,骑自行车,打网球,素描。任何事物都需要花费时间,经历去掌握它的复杂性,可是我们却没有耐心。
简单存在于大脑
我们总喜欢功能繁多却简单操作的产品,书中写到韩国人就很喜欢看起来复杂的产品,因为他们认为复杂显示出身份地位。仔细的想了一想,查了下资料不无道理。韩国的冰箱还分泡菜冰箱,冷冻冰箱,保险冰箱。就比如韩国人的饭菜一样,大大小小的配菜,一把芝麻,一勺辣酱,一些麻油,混在一起。看着就是复杂的味道。所以在他们心中功能=复杂。但我在购买一件物品的时候,人们总认为越贵越好,功能越多越是需求。
留白的风格(white space),一切从简。色彩的简化带来视觉上的宁静。但人们也喜欢街头摊贩的叫卖,也喜欢斑斓的色彩,也喜欢嘈杂繁忙的。我们认为简单的东西显得无趣和乏味。复杂的东西一定就是有故事情节的吗?
服务就像俄罗斯套娃,每一个娃娃都需要学会去处理公司内部的服务,每个娃娃都相同,可里面却也包含着其他服务。
等待的时间如何优化?提供一个概念模型, 使等待变得合理,满足或者超过期待,让人们保持忙碌,公平,积极的开始积极地结尾。等待是一种简单的活动。如何减少挫折感和无聊并帮助等待的人打发时间。例如,我们可以让在等待飞机行李的乘客,通过查看电视屏幕上的运送行李的进展情况,让人们忘记时间的流逝。就和我们在咖啡店等一杯咖啡一样,但你看见他的操作时。你留下的记忆就是咖啡制作的过程而不是等待的时间。一件事情过去后,所有留下的东西就是对它的记忆。因为大多数的等待都是到达所需要的结果的途中,结果才是记忆的主体,而不是中间的过程。
第四本 未来设计
两句独白并不构成一段对话
如果一件物品出来:没机会给人讨论,解释或辩论的科技不是好的科技。(插一句题外话,有些产品的书上是这样说的 dont make me think.用户不需要思考,他们只是需要一个不会说话的产品。应该是逻辑思维第458期这样说的。就和许多互联网的大佬思想一样,我的方案就只要一个,你爱用不用。如果连设计者都是如此思考。一下回到解放前呐~~)
未来真的会有懂得人的智能化产品吗?人与机器怎样才能构成一段对话。诺曼回答的很奇妙,正是当今科技的根本局限,这种局限阻碍了机器全民,拟人化地与人互动。人与人之间要建立共通的了解本来就很难,那我们为何与寄望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