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关键词:不是每个人都会做选择
《费曼的彩虹》一书中,作者有个做清洁工的邻居雷,他们经常一起看电影,聊天。雷经常问作者伦纳德,物理学家到底是干什么的呢?
当然,关于这个问题他们有过诸多讨论,其中之一,伦纳德试图用侦探的那套逻辑进行说明:“首先你得选择一个问题。
雷接着话,“就像选择要解决的犯罪案件。”
伦纳德继续解释,”没错。区别在于,侦探面对的案子是由客户指定的。而物理学家必须得自己去找。”
看到这句话的时候,让我陷入思考的不是侦探和物理学家的工作内容,或者试图去比较二者工作的差异。而是,教育。
我们的一生中有许多阶段,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有不同的阶段。其中根据是否真正进入社会作为标准就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学生阶段和社会人阶段。
这二者有什么不同呢?
学生阶段,似乎一切都是有人给你安排好的。要上什么课,要什么时间上课,要完成什么目标,合格目标是什么,卓越目标是什么,你需要什么材料,你要从哪里获得这些材料,都有人一步一步指导你来,你是在一个被指定的范围内进行“创作”。
社会人阶段,不再有人替你安排了。要去什么公司上班,要赚多少钱,要达成什么目标,都是自己的选择,没有人会追在你屁股后边,告诉你应该如何如何。你必须自己去找。
侦探和物理学家在某种程度上都是关于“想象力”的工作,但区别在于侦探是在有限范围内探索,而物理学家是在无限范围内进行探索。物理学家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世界上存在什么问题,然后是自己为什么要研究这个问题。
学生和社会人在这方面的阐述也很类似,都要思考,但很明显,思考的范围有天壤之别。若不是对自己对世界有足够的了解,走入社会的这个选择有如登天之难。而学生的迷茫不过在于学不学,总归它是有一条现成的路摆在那里的。对学生来说,总有一盘现成的菜摆在桌面,如果饿了总是有东西能填饱肚子的,而社会人,面对的是一大堆的原材料,再饿,也得学会组织原材料学会做菜才能填饱肚子。
本来,人在进入社会之前是可以有更好的适应能力的,也就是在学生阶段,让学生们学会做选择,学会怎么组织原材料进行生产,道理总是相通的,底层逻辑就是那么回事儿,但凡学会了组织原材料的能力,不管面对原材料的千变万化,学生都有能力进行组织。
可问题是,学生在学校的教育不是教你怎么组织原材料,而是一口一口地喂,我手里有什么现成的我就直接给你喂,不管你喜不喜欢爱不爱吃,也不会告诉你这道菜到底怎么来的,要经过什么步骤。学生间不允许讨论这道菜的背后逻辑,只允许讨论好不好吃,吃了几口,效果如何。
有啥用?
培养了一个个的吃饭机器,却无法自己创造。
最难的一直都不是吃饭,而是怎么做饭,而是懂得辨别什么是好材料,而是始终懂得不管世界怎么变自己永远知道自己要什么。
很多大人就会说“你看,我给你选择的机会了,是你自己不会选啊!”
这话就是天大的伤害了!
从小到大从来都没有见识过那么多原材料,你现在让我组合原材料,我连他们是什么都叫不出来,我还选择什么?
懂得选择,首先就要培养选择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