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得其乐学论语论语大讲堂

雍也篇第二十八:子见南子

2019-06-15  本文已影响2人  西源

原文:

        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


        孔子周游列国,是想能被任用,从而施展自己的抱负,实现自己的理想的。此事即发生在孔子经过卫国时。对于“子见南子”,史记里有一种记载的。当时的卫国国君是卫灵公,但把持着朝政的,是其宠爱的夫人南子。南子这个人,与人私通,名声不好。她对人说,凡是想见卫国国君的,必须先见她。孔子过卫时,她一定要与孔子相见,第一次孔子没去,第二次孔子推辞不了,礼节性地和她见了一下,关于相见的细节,说得还挺详细。但正是这次相见,“子路不说”,即子路不高兴,很不满。我觉得,在子路看来,孔子要见,也要见卫灵公,且南子名声不好,于情于理都不该见。在孔子心中,这是不得已而见之,不论其人怎样,自己如何不喜欢,但不能失礼,所以才有此一见。这其中,虽然《论语》里没说,但我猜师徒之间估计必有一番争论。争到最后,孔子只能发誓说,我如有违礼不当之处,天会厌弃我的,天会厌弃我的。以孔子的发誓结果了这件事。

        这一章,倒没有说出什么理论,只是师徒之间关于该不该见南子的一个争论,最后孔子以誓言的形式,强调了自己的行为合礼性。于这一章,倒也可以看出,孔子和子路师徒之间关系的密切融洽,师父对学生,该骂则骂,该表扬则表扬,学生倒也不怕老师,该和老师辩则辩。这种师徒关系,值得学习的。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