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尽信书不如无书
朱赟杰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人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从书中寻求解决的办法或者答案,确实是一个有效的办法。但是,从书中完全照搬真是一个好办法吗?我们真的能完全相信“书”吗?
古今中外,智者贤人所著书籍浩如烟海,蕴含着各种各样的深刻道理。从书籍中寻找探求,简单快捷,拿来即用,非常方便而且实用性高,读《论语》使人知礼守礼,培养“仁者爱人”的高尚品质;读《韩非子》学会严于律己,大公无私的法治观念,了解安邦定国的治国方针;读《庄子》体会无欲无求的逍遥自在,探寻人世间自然朴实的美好……
然而,没有什么人能完美无缺,他们的理论总会有不足之处,孔子守法固然值得提倡,但封建的“忠君思想”应当丢弃;墨翟为人民利益埋头苦干固然不错,但也要遵守社会的规则和秩序;商鞅以法治国,为秦国统一天下奠下基石,但未曾注意过民众的劳倦;庄子不争不抢,却缺少推动社会进步的激情与动力。对着先贤们的思想,我们不能不信,更不能尽信。明朝大儒学家王阳明年少立志成为圣人,驳辩了朱熹当时被推崇厉害的“格物法”,以理性看人,才是最合适的。
赵将赵括自幼喜读兵书,自诩通晓兵象谋略之事,每与人谈论,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但他缺少实践,缺少对理论的检验,最终败于长平,将赵国服骑射以来基业拱手相让,还在历史上留下一段笑话。
有一次,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出版了一本新的著作,在学术界具有较高的声誉,应该很有说服力,然而,有一个数学教师却提出了质疑,大胆的指出书中的错误,引起一场轩然大波。后来,事实证明华罗庚的理论确实错了,这位数学老师的行为就是尽信书不如无书的典型例子,不尽信书,不盲从大家,体现了敢于质疑,追求真理的态度。
论尽信书不如无书在新时代,作为一名学生,更要学会思考,敢于质疑,不要认为书上写的便是正确的,前人说就是真理。不能迷信书本,盲目轻信,更不要想当然让已经知道的事情成为你推断未知的障碍,如果“尽信书”,就自然不会有什么新的发现,更不可能有什么创新,社会就会停滞不前。“尽信书不如无书”被我们视为一种创新精神,创新不仅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驱动力,还是我们每一个人应该具备的素质,只有学会质疑,勇于创新,我们才能在未来的发展中不断开辟新的天地。
“书”,不能不信,但也不能全信。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将书本知识与个人实际紧密结合,才是真正的“信书”,我们对原来的“书”加以借鉴吸收,结合实际创造性的运用书中的知识,逐步融会贯通,古为今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