拎着数不清的变现梦
你和我一样吗?
对尘世如此留恋,如此执拗。
有多少人和我一样,不知道起点也不知道终点,就这样漫无目的的过了一天又一天。
昨晚很迟接近凌晨三四点,才有睡意,靠在床沿上读完了从自助借阅书室里拿回来的《北京不相信眼泪》。这些时日,好久不曾喝过有营养的心灵鸡汤。这一本里的满满一碗表面上很魅惑的鸡汤,却和我想要的相差甚远。我承认从考场出来便匆匆赶去与书相会,当时是题目迷惑了我,我依旧是容易上当的性格。
书中情节大多和生死离别有关,很沉重的话题,完全背离了我想要放松紧绷的神经的想法。我苦涩地挤出一个不称心的笑容,打开了另一本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著的《八十天环游地球》,想让自己跟随大文探开开眼界。不料,读完两三页前言我便显得异常生涩。十句话中有五句是长长的绕口的人名,我腾出一只手专门用来一个字一个字的指着读,都翻到第十二页了,我居然连最短的一个人名都没记住,更别提什么主人公了。
还是中国人的东西好,白话文的时代,最适合我这种头脑简单的小人物在自己的世界里兴风作浪。
你看,简书上活跃的大腕都是些出书的名人名家。绝大数都是想把幸幸苦苦码了的字变现的追梦人。我也是其中之一,日更四十三天来,我从三千五百多名进到一千九百名,这便是我的进步,我在艰涩的时光里唯一坚持且有收获的区域。好多码字的自媒体人都在自己的文字里许愿说粉丝过十万便开始出第一本自己的书,签上自己的大名送给自己最喜欢的人。我也是其中之一,在思绪很是枯竭的时候,幻想自己再坚持那么一下便会拥有自己的新书签售会便会有文字变现的时刻。为了这个概率小到千万分之一的梦想,我和每一个码字的人一样,都笔耕不辍。害怕稍不留神所有的幸苦被吞噬的一干二净。
我在上篇《与首都较劲的女孩》中的末尾处表现出一种隐形的社会状态。现实生活中一个人的力量永远是有限的,一个个体从一出场便注定了如同跳梁小丑,然却在生命的整个历程之中,他(她)从来都不觉得自己毫无意义,为某一件事物打抱不平或为某一个梦想坚持到底,过程也很重要,哪怕结局一败涂地。
经营文字就像养育小孩,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无比焦灼。每个母亲都很幸苦,平凡而伟大,或者从一开始别碰只管看,或者从一开始别弃只管养,小孩再怎么难育,总有长大的一天,文字也是。
生活本是变色龙,我不是他的理想型对象,他便对我不理不睬的。但是没关系,我热爱生活并不是为了取悦于高高在上的它,而是我骨子里热爱我自己的生命,我有自己的想法。我偏执地喜欢,并非人间杂质的纷纷扰扰,而是这尘世,让我不断寻找价值,马不停蹄地,拎着笔杆子,拎着无数变现的梦想,最后安静的做回一个平凡且可贵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