扒各个时代女性衣着服饰的变化
时间的河流奔腾不息,灿烂的历史文明掩映其中如蚌含珠,熠熠生辉,自迈入文明的方阵起,衣着文化随着朝代的更替越来越繁复多样,在今天的穿着上不难可以看到从前的影子,在愈加重视传统文化的今天,和比河一起看看各朝各代的主打潮流吧!本章主要从女性的衣着服饰上看;
⒈母系氏族社会时期
在上古母系氏族社会,生存艰难,生殖和生产的标准决定审美的角度,结实的强壮的女人最受欢迎,在出土文物中一些简单的骨制和木制饰品体现了最早的人们对美的追求;
⒉春秋战国时期
这个时期被一部分历史学家称之为中国古代审美变化的最大转折之一,男人们提倡的“柔弱顺从”观念占了上风,士大夫中普遍盛行“精致细腻”的审美意识,人们开始注重女性的面部形象,“柔弱细腻”的女性被奉为美女;
⒊汉朝时期
两汉时期,人们对美的欣赏更加成熟,秀外慧中的女性最受欢迎,逐渐表现出了以德压美的倾向,慢慢的体现在了衣着服饰上面,此时的女性装扮里头饰较小,发型基本向下(朴实自然无唯美的感觉),服装的设计也多以功能实用性为主,奢华的服装一般在宫廷里比较常见,女人们此时的面部妆容开始讲究,脸搽得雪白,嘴唇用红色的颜料涂抹并把轮廓画得较小,“面如凝脂,樱桃小口”从那时起便逐渐成为古代女性美的基本格调;
⒋魏晋南北朝时期
这也是中国古代审美变化的四大转折之一,在精神上开始自由解放,富有热情个性的自然飘逸美开始成为朝代主流。这个时期的女子大多穿着广袖短襦,曳地长裙腰部饰以“抱腰”,并用各色衣带装饰,头饰流行戴花衩和“步摇”,行走间衣袂飘飘,环佩叮当,进一步体现了女性的温婉妩媚,婀娜多姿;
⒌隋唐五代时期
唐代审美趣味由前期的客观、重神形转移到后期的重主观、意韵、阴柔之美,魏晋时期审美意识的沉淀到了唐代又逐渐趋向华丽唯美,女性之美也相应的呈现雍容华贵的景象,也就是为后世所熟知的“以胖为美”,宽额圆脸,丰腴肉感加上高耸入云的发髻,飘扬的披帛,显得华贵大方,从衣饰上侧面体现了“盛唐气象”,她们的打扮方式性感大胆,在中国古代女性中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服装延续了南北朝时代飘逸感的同时更显华丽耀眼。唐代女子流行画浓晕蛾翅眉,唐初盛行在额间画一个红色或者黄色的“花子”以做装饰,到了晚唐五代时期,女人们面部装饰更加丰富,各种画了花鸟纸或娟都可以贴在脸侧,以示美丽的潮流;
⒍宋元时期
受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因素影响宋人开始崇尚淳朴淡雅之美,女性美丽的潮流又逐渐从华丽开放走向清雅内敛,社会对美女的需求慢慢倾向文弱清秀,削肩,平胸,柳腰,纤足应时而生。大量华贵的装饰品被一种制作精细考究的“花冠”所取代(据说更能体现女性的妩媚娇柔气质)此时女性使用的粉饼工艺发展完善,以制成直径约3cm左右的粉饼,有方形、圆形、四边形、六角形、葵瓣形等,粉面还压印着梅花、兰花、荷花、菊花等图案;
⒎明清时期
社会对女性的束缚开始变本加厉,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时代,女性们的衣服厚重,款式呆板,发型很少变通,一切的吃穿用度有着浓厚的封建等级约束,裹脚开始盛行。
8、民国时期
民国时期的服饰改革消除了服饰上的等级差异,我国的服饰文化进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时期。民国时期常见的女子服饰分为旗袍、上衣下裤、洋装等各式风格的服饰。旗袍源于满族,一开始是为追求男女平等而蓄意模仿男子的长袍而产生的。旗袍在民国时期从原始的宽腰、直筒式慢慢进化成贴身合体的,展现女子曲线美的流线型旗袍样式,是当时民国最常见的女子服饰中的一种;
9、改革开放时期
八十年代的女性美得温婉,大家闺秀的样子,让人忍不住多瞧几眼,若是那个时代有女神的话,大概就是一身休闲的服装,搭配着精致的脸庞,就是坐在那里都让人为之着迷。那时候接触到新事物的姑娘,骨子里还是透着纯真。戴上大墨镜,烫个最流行的发型,走在街上必定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当然她们有着自己的时尚品味,简单但却自然。新潮流的出现,使得女性们更加的突出。人们的精神面貌都十分的饱满,那时还不知道整容和修图是什么概念。穿着得体,仪态端庄,八十年代可以说是最纯真的年代,哪怕在乱花迷人眼的现代也不难看到那时候的影子。
其实,不论咱大中国的服饰文化如何变迁,清雅,华贵,飘逸还是清纯,它永远都是我们的宝贵财富,在深深吸引世界目光的同时也深深吸引着现代的我们去喜欢它,发掘它的美丽。
最后,和比河一起粗略的观摩一下这些衣服吧!
偏男性化 飘逸 华丽 简约清雅 婉约 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