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魂摆渡黄泉篇】孟婆三七:唯愿他好,我便欢喜
文/维薇安米
1
最近看了由网剧《灵魂摆渡》的衍生大电影《灵魂摆渡黄泉篇》,心中十分感动,这部电影继承了编剧小吉祥天一贯以来的以玄幻写实喻人的特点,表面是在写灵异鬼志实则是在写人类情感。
电影颠覆传统神话民俗,重构黄泉世界,以彼岸花为主要线索讲述了孟婆庄最后一个孟婆三七与男子长生的千年之恋。
全篇情节构架完整,整个故事完成度很高,在郭靖宇指导下全篇艺术色彩也是很喜欢。
我以观者的角度看来,这是一个很纯粹的爱情故事,但是却让人感动非常,电影中的角色,几乎都是存在现实生活中的人们的倒影。
女主人公三七,为了爱情赴汤蹈火的精神让人感动,同时她爱人的方式坦荡宽厚,不去计较回报,是个讨人喜欢的姑娘,她的身上有一种大爱的宽恕精神。
记得全篇高潮孟婆庄大婚之时,长生的师姐花凝雪幻化成长生的模样,在长生与三七婚礼中,她从三七手中骗走冥界阴卷,想要勾去阴卷上她自己的名字来延长寿命时,三七知道她自己被欺骗了。
众人这才明白:长生原来只不过是想要孟婆手中的阴卷而已。花凝雪才是长生心中所爱。
但尽管如此,三七仍然问花凝雪:“长生与你,可是两情相悦?他看你可是心中欢喜?”
花凝雪骗三七:“那是自然!”
三七又问:“那他看你,也是一样?”
花凝雪气愤道:“与你无关!”
三七对阿香说:“长生费了这般力气,原来是为了与她长相厮守,既如此,便遂了他的愿吧。”
三七含着泪对阿香说:“如今我知道了,如意郎君,须得我真心喜欢,唯愿他好,他好时,我便开心;我好她不好时,我不开心;只要他好,我好或不好,我都开心!那方是真心喜欢,方是真心悦爱一人!我看长生便是如此!他骗我也好……我只要他好!他若开心,我便开心!”
这种爱的胸襟气度十分宽厚,十分坦荡,在三七这个角色上,除了她对长生矢志不渝的感情,也能看到一种大爱的宽广气度。
2
三七是个好女孩儿。
傻笑时候的样子让人看了心生欢喜,遇到长生的时候,眼睛里会迸发出熠熠生辉的光芒,那是一种对爱的向往与追求。
同时她是个具有宽恕精神和悲悯气度的人物。
她的宽恕精神体现在对鬼使赵吏以及对男主长生身上。
赵吏的前生是个叫做无名的和尚,他是个阿罗汉,电影中设定世间能杀死孟婆的只有阿罗汉的血。
无名为了找回自己的琴,以阿罗汉之血使三七的母亲孟七死去,而孟七临终前让三七不要报仇,无名那时留下一句话给年幼的三七:“我对你不起,来世必偿。”
无名投生为鬼使赵吏,时常来孟婆庄看望三七,三七也接受母亲的遗言,并不怨恨他,反而念着他的好,也许母亲临终托孤之故,三七感激他时常来看自己。
而在对待男主人公长生的时候,这种宽恕大爱的精神则更是让人潸然泪下。
即便三七知晓长生是听从他师父陈拾的命令,来接近自己盗取冥界阴卷,她仍然没有责怪长生,她对长生始终是没有怨恨之意,反而愿意以死谢罪,来护得长生周全,保他平安。
三七甘愿献出了自己的几魂几魄,让长生得以留存于世,而自己却只留下一缕精魂,护送着长生离开幽冥,三七自知一缕精魂难以维持人形,向鬼使赵吏借了一滴血,之后消失于孟婆庄。
这大概就是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长生在失去三七后十分难过,在八百里黄泉,每一处都种上曼珠沙华。
长生回到孟婆庄,守着曼珠沙华,终于在千年之后等到三七回来。
三七:“我是你头顶的云,是你耳畔的风,是你涉过潮来潮去,是眼中烂漫山花,亦是你行过的万里山河,此刻我亦在你的眼中。你亲手所植八百里曼殊沙华,每一株都是我。”
“你,有没有见过,我走了很远,才来到这里,涉过黑山白水,历经千劫百难,在我每一次的人生中,找到你。金风玉露一相逢,胜却人间无数。”
这个结尾大概是很美好了,三七她真的是有大爱的女孩儿,因此换来长生也一样矢志不渝真心等待她归来千年吧。
3
你若多来一时,我便多欢喜一时。
电影中三七问长生:“明日你可否早些来?”
长生问:“为何要早些?”
三七说:“没什么缘故,只是我见你生得好看,闻着香甜,你若多来一时,我便多欢喜一时。”
三七喜欢长生,见到长生便心生欢喜,同时希望长生也能欢喜,三七曾对留在孟婆庄长生说:“你若是嫌此地荒芜,我可将曼珠沙华植满这黄泉,你每日起身推窗,便可看见八百里花海,延绵流连,天上人间,为你一处。”
最单纯的喜欢一个人,应该就是三七这样了吧。
三七自己欢喜,所以也愿长生能欢喜。
现实生活中有很多想三七这样的姑娘,纯粹不掺杂质的悦爱一人,也许她们的结局,不一定都像三七这样幸运,可以等来长生的千年矢志不渝的等待,但她们身上的真情却和三七一样可贵,值得有人来珍藏维护。
我母亲家有一个舅母,就是三七这样的女子,因着我母亲的舅舅当年生得俊美,在镇上又是医术高明的大夫,这女子便一眼相中了他,从隔壁村徒步背着包裹前来找他,说要嫁给他做老婆。
我母亲的那位舅舅,是个有些莫名清高的读书人,原本是看不上这女子身上的野气,但这女子性子直爽,厚着脸皮留下来给他洗衣做饭,事无巨细的料理家事,即便我母亲的那位舅舅一开始要赶她走,但时日长了也就接受了生活中多出来的这个女子。
而后皆大欢喜的成了家。生了两个男孩儿。太奶奶也被这姑娘身上执着精神感动成了一家人。
这位舅爷自此之后,每日过的开开心心,这位舅爷媳妇也等来了他的终生欢喜之心。
像三七这样的姑娘,她们也许都这样想着:唯愿他好……我便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