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我,是怎么一回事呢?
一直以来,都是大家眼中的“老好人”,当然,也因为太轴,从“老好人”变成过气人的“老实人”,比如考试时坚决不给别人传纸条,就不止一次得罪过同学。但更多时候,自己内心还是很坦荡的。可能因为关注和参与得比较少,所以大家常说道的很多“社会厚黑学”,自己接触得并不多,因而过去这些年,感觉一直都活在很单纯的环境里。我觉得这样也挺好的,虽然偶尔也会显得不入流和不合群。
不过,说句实话,自己曾经也经常为这样的状态苦恼过,尤其是涉及到“社交”时。曾经也因为不懂(或者说不在乎)老家的一起人情世故和风俗习惯,惹得亲戚家人不太开心;也因为不擅长表达和说话不够委婉,让领导同事不太高兴;可能,在大家眼中,我属于不擅长表达(不太会说话)的那一类。因此,当我前几年准备去尝试做保险经纪人时,身边基本上没有一个人支持我,或者说,没有一个人觉得我能去做好一份销售类的工作。
但是,事实证明,大家眼中的我,在某些方面,可能是超过他们预期的。也或许,长期以来,我习惯了让自己处于一种不那么显眼的角落,以至于,大家并没有真正去了解“我原来是这样的我啊”——就像我自己曾经也未能给自己一个准确的评价一样。
我想,所谓成长,大概就是在更多了解这个世界的同时,也更加了解自己吧。当我们能够更加全面看待自己的时候,可能也就能更加客观和冷静地看待他人的评价了。
曾经,我非常在乎他人的评价。虽然知道自己在他人眼中并不一定占有多大的分量,但依旧忍不住会因为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哪怕只是一句话),或喜或悲。现在看来,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还是因为自己眼中没有很明确清晰的“自己”。因为自己不确定自己到底是什么样的人,所以,会尤其看重他人眼中描绘的自己。当然,更是因为自己的过分不自信或者过低的自我评价,以至于任何的风吹草动,都很容易引起内心的涟漪。当别人对自己给出负面评价时,会理所当然地觉得自己不够好;当收到了超出自己预期的评价时,内心很容易快速膨胀……
现在,我很清楚自己有哪些特点,包括优点和缺点。我也明白自己是一个正常的完整的人,这些优点和缺点都是组成“我”的一部分。我不会因为自己的优点洋洋自得,也不会因为自己的缺点而自我贬低;因为所有人都有这些,只是大家所拥有和缺少的东西不太一样罢了——而这,也正是让这个世界纷繁多彩的原因所在,是我们无法改变且理应接受的现实。
或许,大多数人到了一定阶段,都会有“开悟”的感觉,可能我自己开悟晚一些吧,因为关于“我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这个问题,在我上初中时,就曾思考过,只是,现如今才算真正搞清楚:“自己”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
虽然,“人”这个复杂体,还有很多值得探寻的主题,但能够随着时间慢慢找到一些答案,这种人生游戏才会更有意思嘛。继续成长、继续探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