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外人》读后感
到头来,人什么都能习惯。《局外人》读后感
《局外人》是法国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加缪的代表作。比起一些长篇巨著来说,这本书的篇幅不长,只用了一个晚上就读完了。
小说的整个格调是冷漠的,沉静的,读来荒谬却又无比真实。
小说用第一人称叙述。开头第一句“今天妈妈死了,也可能是昨天,我不知道。”看似平淡无奇的一句话,前半句让作者感受到了主人公和母亲之间无法割舍的亲情,后半句却是莫名其妙、事不关己的冷漠。
主人公参加母亲葬礼的过程写得沉闷无趣。读到文章的后半部分,才意识到作者可能是有意以这样的笔触来描写,以突出主人公对周围发生的事所怀有的那种置身事外的漠然与格格不入。他为母亲守灵时没有掉下一滴眼泪,母亲入殓时,他不想看一眼。在母亲死后的第二天就和女朋友一起看电影、游戏、发生关系。
这一切违背了普通人眼里的生活规则,隐隐约约让周围的人感到不安和莫名威胁。
在意外地卷入一桩杀人事件后,主人公被投进监狱。对监狱生活的描写颇具象征意义。他每天把过去生活的种种经历重复回忆以打发时间。“于是我明白了,一个人哪怕只生活过一天,也可以在监狱里毫无困难的过上100年。他会有足够的东西来回忆,不至于感到烦闷。”
在监狱里他得出看似解脱却沉重的结论:“到头来,人什么都能习惯。”
对待爱情,主人公也是这种麻木不仁的态度。对女朋友玛丽说不上爱,玛丽想和他结婚,他无可无不可地同意了。
甚至对自己的死亡,主人公也是一种淡然事外的态度。竟然在死亡的前夜找到一种幸福的感觉。漫天的星斗,田野的声响,泥土的气味,夏天的夜晚带给他美妙的安宁。他把死亡描述成一个“从头来过的游戏”。
作为读者,一开始对这个人物对待母亲死去麻木不仁的态度感到不能理解。但读到他进入监狱之后的遭遇,慢慢地产生了同情。他的意外杀人本来可以算是一种正当防卫,罪不至死。但法官在审判时,并不是强调他杀人的证据,而是因他在母亲葬礼上没有哭泣,打破了社会规则,在用法律审判之前,先用道德审判了他死刑。他的死,不是因为法律,而是因为他给社会规则带来了威胁。更重要的是,他甚至不肯撒谎为自己辩解。
当临刑前神父来为他祷告时,主人公坚持自己不相信上帝,把神父给赶跑了。
一个在道德和信仰上都与社会格格不入的人,只有死亡能给他带来安宁,唯有大自然能让他感到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