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想法心情随笔

每个生命都应该被温柔对待

2016-10-09  本文已影响132人  欣怡北京

在网上看到一个小视频,故事情节是这样的:一个衣着整洁精致,面容秀气的小姑娘,独自坐在餐厅。很快,便有陌生的人们围拢来,询问这是谁家的孩子,甚至爱怜得捏捏她可爱的小脸蛋,赞美真可爱;还有不认识的阿姨过来,邀请过去一起吃饭。孩子稚嫩的脸上全是新奇幸福的笑容。

切换到下一个场景:还是刚刚那个小姑娘,不同的是衣衫破旧,脸上似乎还带点脏污,独自一人走进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形形色色的人们在这个小孩子身边走来走去,却无人停下来问一句孩子是否需要帮助。小姑娘一脸的茫然和失措,看得让我们心疼。

我能体会那个小姑娘心里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餐厅见到的人们,必然让她相信人们的善良和热情; 而第二次站到大街上,也肯定体会到了这个世界的冷漠和荒凉吧?在同一所城市,相隔不远的街区和餐厅里,人们的表现为何会有如此天壤之别呢?

这不外乎人类普遍都有的内心深处的偏见罢了。

在人们眼里,餐厅里出现的小姑娘,衣衫楚楚,想必家庭教育良好,父母受人尊敬,他们乐于去结识;而大街上站着的女孩子,形容落魄,没准儿是个乞丐,父母更可能是骗子,为避免惹上不必要的麻烦,还是躲开为妙。

这应该是大多数人的内心活动吧。是啊,无怪乎在乎形象的人那么多,因为它直接影响了人们对你的认知。所谓日久方可见人心,那初见只能看衣冠了。人们经常说:“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可还是逃不开以貌取人的怪圈,哪怕对方仅仅是个孩子,也许真的需要提供帮助。

我想,人们可能也会这么想:哪怕那个孩子不是乞丐,父母更不是骗子,这也肯定是穷人家的孩子吧。救助穷人家的孩子,肯定是没什么利益可图的。

不知道是不是我把人性看得太极端。

但坐公交车的时候,有农民工上车,会有年轻的姑娘忍不住捂住鼻子,小伙子拽了拽自己的背包。在一束束异样的目光下,哪怕车上还有空座,民工也还是拿着自己的工具,卑微得站在门边,仿佛自己真的患了招人嫌的疾病似的。

是的,农民工因为工作的性质,可能无法保证时刻整洁,但他们就不应该受到尊重吗?没有民工们的勤劳不畏苦,哪来的高楼大厦平地起?

抛却身份,地位和权势,每个生命都是平等自由的。

乡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里,不外乎是谁谁家的孩子做生意发了大财,谁谁家的孩子还是个小职员,没什么出息。前者一脸崇敬,后者却一脸轻视。他们看不到小职员每年的努力,也看不到那个生意人的投机和欺骗。

“荣归故里”这个词就是这么来的吧~

佛说:“众生皆平等”

女娲造人时,我们都是从泥胚脱胎换骨,兑变成人,每一个生命都是一样的美丽平等。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 人们慢慢披上不同的外衣, 换上戒备的眼神看向彼此,再也看不到从前那澄澈的灵魂。

人们忘记了:比外在更重要的,是朴素高贵的品格。

泰戈尔写过一首诗:玻璃灯因为瓦灯叫他做表兄而责备瓦灯。但明月出来时,玻璃灯却温和地微笑着,叫明月为----“我亲爱的,亲爱的姊姊”

其实有什么区别呢,在某种意义上,它们都是灯啊。

我们都是大自然怀抱中的植物。不同的是,有的是一朵花,有的是一株草,你可以说草没有花漂亮,但你不能因为草的平凡就去践踏它。

因为每一种生命,都应该被温柔对待。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