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公众号写作的未来在哪里?

2017-09-28  本文已影响0人  黑剑_213
( 图片来自网络 )


文 | 行之

公众号写作,和写作,准确来说是两码事。

如果说写作本质是一门艺术,那公众号写作更接近游戏。

每个写作者就像是游戏玩家,如果摸不清游戏规则,就算满腹才华,一样成不了大号。

公众号界的大V绝大部分都不是知名作家。文学宗师级别的大号,几乎为零。

典型的例子,“七个作家”这个号里网罗了蒋方舟、费勇、李海鹏、慕容雪村、冉云飞、土家野夫、王小山七个知名作家。个个都有头有脸,但七个人加起来,流量还是很一般。

真正的大V往往是自媒体人,专栏写手,资深记者、编辑这一类。

如王左中右,咪蒙,王路,六神磊磊,张佳玮这些。

王左中右是国际新闻记者出身。

咪蒙是文学硕士及杂志专栏写手出身。

王路是豆瓣、知乎等平台专栏写手出身。

六神磊磊是新华社记者出身。

张佳玮是资深自由撰稿人出身。

公众号还没出现之前,有多少人知道他们?

在纸质书的时代,老一辈的作家,如王朔,余华,苏童,陈忠实,贾平凹这些,完全可以吊打他们。

但是手机端阅读时代的来临,十个王朔都干不过一个咪蒙。

从来是时势造英雄。

碎片化,快节奏的阅读时代里,专栏写手、记者、编辑才最懂游戏规则。

这不单是写作才能的问题,更多的是市场触觉的问题。

这个社会,真正会写作的人并不少。是一个千里马太多,伯乐不够用的时代。

是写作者太多,读者不够用的时代。

单纯从公众号写作来说,会给很多作者一个错觉:其实那些大号也不过如此,那些文章,我也能写。

比如典型的咪蒙,我遇见过很多作者,他们说,咪蒙的文章很烂嘛,我写得都比她好。

这么比,就输了。因为咪蒙不是在和同行比谁的文章写得好,要比好,那么多职业作家还压在前面,拿什么出头?

她在公众号这个池子里,比的无非是专业程度。

是有很多人比她写得好,但是很少有人比她写得专业。这所谓的专业,即专业生产10万+。

公众号几乎所有的大V都是和同行比生产10+的专业程度。比的是商业化写作的市场渗透力,而不是写作造诣。实际上跟文学写作的关系不大。

大概列举五个例子。个人总结为公众号里的“五绝”。

东邪,王左中右。

王左中右以“字媒体”为特色,驰名江湖。他的文章比较富有创意,在经典素材解读和挖掘上比较下功夫。新奇而通俗。擅长用小说笔法和叙事结构来制造文章的悬疑,催生戏剧效果。

西毒,咪蒙。

咪蒙以“毒鸡汤”横行市场,文章特色是短句切换,快捷推进,典型的商业写作套路。她的行文节奏特别快,刻意加强主观语气感,在构架上的起承转合都做足了功夫。这些文章,如果从头到尾全部拆开,基本就是商业鸡汤文写作的教材。

南帝,王路。

王路的文章以佛学为内核,擅长用抽丝剥茧及层层递进的行文节奏,把细微的观点扩散成适合大众阅读的语言。他的诀窍在于将段落之间的文字,通过一条暗脉逐渐凝聚成一股合力,指向一个最终目标。通过慢条斯理的叙述,步步夯实一个设定的中心思想。

北丐,六神磊磊。

六神磊磊以读金庸为主,并蓄一些唐诗、四大名著等传统文学素材。单论读金庸来说,比他读得好的大有人在。但他对于金庸小说文本的熟悉度,超过了绝大数同行。他的套路,基本是金庸加时评。其实用的是他做新华社记者的老底子,金庸只是一层皮,骨子里其实都是写时评的老道。

中神通,张佳玮。

张佳玮的公众号,是相对不那么套路化的。他能写的东西很多,从情感到历史,从美食到体育,无论是小说,散文,还是杂评,都有不错的把握能力。他在学识,阅历和写作技巧上,都有稳固的基础,所以输出能力和变通能力都很强。这种作者,你把他放在任何一个平台,他都能生存发展下去。

从文学的角度,我并不建议看太多公众号的文章。因为确实套路化和同质化比较严重。

像很多大V的文章,相比经典文学著作,我并不那么喜欢看。

但我并不赞成低估他们的水平。

以“五绝”为例,你可以不喜欢,但是不得不承认,他们个个都是商业写作方面的赛车手。

一般的老司机,碰到他们,一个弯道就会被超车。

赛车手们都有冰山理论。他们公众号的文章,只是他们真正实力的八分之一左右。

老司机写一篇文章,掏出了八分力气。

赛车手其实只拿出了八分之一。

这就是赛车手和老司机之间的区别。

所以尽管表面看起来,水平差不多。其实差远了。

普通作者可以偶尔写一篇好文章。专业作者要的是能持续写出好文章。

所以没有任何一个大V是白混的。

我虽然不喜欢咪蒙,但并不觉得她的写作水平不好。实际上,如果她真拿出硬功夫,照样可以吊打无数小号。这是不得不承认的事实。

再比如王路,很多时候公众号的文章看起来也平常。但是他写过真正比较文学的内容,可以虐无数同行到没有还手之力。

张佳玮的博闻强识远超同辈,走到今天也绝非浪得虚名。

王左中右,六神磊磊这些人深谙市场写作的法门,懂得什么样的写法能获得最大的传播力度,覆盖最广的读者层次。这些细微的功夫,并不在写作本身,而在策略。

高手的文章,透过表象后,都有一个核心的驱动力。也就是所谓的内功。

王左中右的内功其实是小说笔法。

咪蒙的内功其实是网文形态。

王路的内功其实是佛学理论。

六神磊磊的内功其实是时评论道。

张佳玮的内功其实是杂家风采。

看似眼花的招式后面,每个人都靠自己独特的内功驱动。

招式其实是次要的,也是可仿的。但内功各有门路,一人一道,各擅胜场。

生命力持久的作者,必定是靠内功驱动内容的。

靠招式包装的作者,很容易在时间的洗牌当中被淘汰。

有人问我,怎么看大冰和冯唐。

其实乍一看,大冰和冯唐的文字水平,看不出多大的差距来。

但是冯唐显然是内功深厚的,他的文字都是以唐诗和古文为基础驱动的。虽然写的也存在很多缺陷,但是后发力特别强劲。

而大冰的文字,并没有什么很强大的驱动,是以很多散体小说的形式处理在一起的。这种文字也能够红极一时,但是是不断在透支和重复的过程。三五年后,冯唐还越写越好,大冰就很容易沦为炮灰。

2017,公众号的写作的未来在哪里?

少一点套路,多一点真诚是理想的状态。但作者们都很清楚,想在这块地皮搞艺术,只会举步维艰。

但套路总是不长久的。作者和市场,像是弹吉他的两只手。作者如同右手,弹得正兴起,市场这只左手只要突然变一个和弦,调子就会立马跟不上。

真正的出路,只能是寻找市场和走心的平衡点。再者不断修炼内功,做好应对一切潮流的变化。

公众号这块土壤,可以养活很多码字的高手,但生长不出文学大师。

如果不是非要走自媒体人这条路,在这个池子里厮杀,并没有那么大的意义。

但从另一个角度说,它又是放在所有写作者面前的一个平等的机会。只要你对写作怀有足够的热情,就充满机会。

草根逆袭,大市场中能有几次机会?

是淡泊名利,还是激流勇进,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任何时代,都从来不缺文章写得好的人。无数高山林立在远方,遮云蔽日,亘古的文字从千年前传到今天,依旧荡气回肠。每想到这里,阅读与写作,便充满了喜悦。

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017,读者的审美依旧在不断修炼和提高。只有过一关又一关,才能不被取关。

一个公众号成功的标志并不是有多少读者在关注,而是有多少同行在关注。

坚持写一两年容易,坚持写十年,几十年,就难了。

然,公众号自有兴衰,但写作本身没有兴衰。写作的艺术更是一脉相承,薪火相传。

公众号的写作,只是时代的一种形式,而不是目的。

面对善变的未来,戒骄戒燥。在没有被掏空之前,要不断获取新的沉淀和积累。

所以,写作者其实会越来越累。但只要热爱,总会累并快乐着。

微信公众号打开率越来越低的环境下,自我陶醉或消极抱怨并没有什么用。

老树画画说:眼前两碗米饭,心中一粒飞鸿。

这,是每个原创者的宿命。

2017-2-7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