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婚姻育儿

一旦恐惧被确认,拖延问题就会自然消失

2016-11-02  本文已影响151人  牛瑞华

《让孩子不恐惧、不焦虑、不拖延》书评

文/牛瑞华

相信大多数学龄期孩子的家长都有这样的体会,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不乏爱和快乐,但更多的时候是焦虑和苦恼,尤其是孩子作业磨磨蹭蹭、考试成绩又不尽如人意的时候。

我家闺女今年上三年级,我们也经历了三年斗智斗勇的过程。每次看到她磨磨蹭蹭的样子,我和爱人就火大,觉得自己当年不是这样的啊(当然了,这大多是我们选择记忆的结果)。八九岁的孩子,自我意识还挺强,我们说轻了不起作用(还跟你唇枪舌剑一番),话说重了自己也不忍心,大多数时候效果反而更差。

内心苦闷之际,看到了这本《让孩子不恐惧、不焦虑、不拖延》。作者童利菁是台湾心理咨询师和亲子教育专家,她告诉我们:停留在出现问题的思维水平上,不可能解决出现的问题,如果不挖掘孩子拖延背后的心理因素,“催”只能让孩子更慢,父母更抓狂。

这的确是个恶性循环:孩子拖拖拉拉—父母各种催逼—孩子慌张焦虑,结果更慢了——父母更抓狂、催逼不断升级。这种循环往复除了让亲子关系更糟糕之外,解决不了任何实质性的问题。

那么,孩子拖延背后的心理因素是什么呢?作者指出,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千差万别,但每个拖延的孩子内心并不想拖延,甚至会因为拖延行为而心生恐惧和焦虑,他们也担心做不好会招来责罚,影响自己在父母和老师面前的表现,最重要的是削弱自己的自尊和自信力。

那为什么在行为表现上有这么多的拖拖拉拉磨磨蹭蹭呢?作者指出:

(1)因为讨厌做某件事情,所以拖拖拉拉,而且越是讨厌的事情,拖延的借口越是千奇百怪。(这点我信服,别说孩子,我们大人何尝不是如此)

(2)因为追求完美,所以拖拖拉拉。的确有这样的孩子,不论表现得多好,还是觉得自己“不够好”;还有些孩子不想让别人失望,所以逃避现实;还有些孩子因为害怕犯错,所以一再拖延。(还好,我们家闺女没有这方面的问题)

(3)因为心存恐惧,所以拖拖拉拉。不论年纪大小,人们都会因为某种未知的、难以解释的恐惧,而把事情拖延数周或数月。然而,一旦那个恐惧被确认,拖延问题就会自然消失

最后一点不仅深入孩子的内心,也深入我们这些做父母的内心,让平日里我们在孩子面前摆出来的各种标签(“成熟”“自信”“干练”)黯淡无光。

回归主题,来谈谈孩子的恐惧。就拿我闺女前段时间不喜欢做的英语作业来说吧。最开始觉得她就是调皮捣蛋,看书后我明白了原因。一二年级的英语算辅修科目,不考试,侧重听说,孩子觉得很有趣,所以也喜欢做英语作业。三年级就不同了,算正式科目,要求记单词背句子了,这对没上过任何课外班的闺女来说太难了。记得有一次闺女在做线上的英语作业,都为难得流泪了,她说“我心里一点底都没有”。“一点底都没有”,这就是内心的恐惧啊。

理解了这一点之后,我们也就找到了方向。我告诉闺女,爸爸妈妈刚开始学习英语的时候,心里也是没底的,所以并不是你一个人的问题。而且,无论多难,爸爸妈妈都会陪伴在你身边,有些学习方法爸爸妈妈还是可以帮到你的,所以不用担心。这样一来,闺女就不那么害怕了,坚持了一段时间以后进度就跟上了。

现在闺女最爱做的作业就是英文作业。因为线上作业需要用她最爱的平板电脑,而且每次做完以后都会小小奖励一下,玩10到20分钟的电脑小游戏。(关于如何奖励,孩子才能不拖延,书中有专门的一章,有感兴趣的家长可以看一下)

一旦恐惧被确认,拖延问题就会自然消失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