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成长励志

倾听翰墨的声音

2019-04-02  本文已影响0人  常青书堂

亲,您听过翰墨的声音吗?您没听错,就是书家在挥毫时,笔,墨,纸相互摩擦时发出的声音。第一次听到翰墨的声音,是在上世纪的1992年的春节过后,这是我第一次有幸亲眼目睹恩师沈金泽先生现场挥毫泼墨。虽然时间已经过去27年了,但那个场景的那一刻已经凝固,定格并深深锁在我的脑海中“存了档”。至今想起,依然神驰心往,感慨万千。当时沈老师接过一位学生求墨宝的字条,内容是明人杨慎的《临江仙》,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三国演义》的开篇词: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只见沈老师右手执笔蘸墨掭笔,左手拿着字条在略微沉思以打腹稿。少倾,只见老师瞬间从砚边移笔,而后果敢落笔,好像字从天而降,霎那间雪白的宣纸上留下片片云烟,有如墨龙吞吐八荒。柔软的毫颖在提按顿挫,起承转合中跳动,字体流逸而出,情趣超然,于浓淡干湿中,气势磅礴不可遏止。伴随着笔锋在宣纸上的连绵不断的“行走”,伴随着发出“蹭蹭擦擦”有节律的并能摄我心魄的声音。竟然听得我身上汗毛直立,头皮发麻。事后曾询问身边的小伙伴,问他们有无我这样的感觉,他们都说没有。直到多年以后,从一位学佛的朋友那里得知:这是感应。简单的说,就是和老师心与心之间的一种高度“碰撞”后的相知,相印。忘记了,不知道是哪本书上写的,一位资深音乐人也发现了翰墨时有声音这个现象,并采用高倍录音机将翰墨的声音录制下来,并经过放大处理。播放出来时有着惊人的发现,其韵律之美不亚于高山流水,其音质浑厚不逊于黄钟大吕。对于眼根来说,是黑与白,浓与淡,疏与密。对于耳根来说,是渔舟唱晚,是平沙落雁,是梅花三弄。近代人马宗霍著《书林藻鉴》中写道:清人钱伯坰写字好似风雨急至,纸上飒飒有声,用笔驰骋纵横。一会写就几十张。弃笔饮酒,满座的人尽皆欢畅…这大概是书法家写字有声音的唯一记录吧。忆往昔,仓颉造字天降粟雨,鬼神夜哭,史籒作金文如狮子吼。书写小篆如潺潺流水,竹林浣纱。书写颜柳正书,撇捺间势如刀剑,气冲霄汉。而点,钩间如崩石坠地,如金戈铁马。羲之,怀素连绵草书或黄河九转,或一泻千里。钟繇正书或“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泠泠清脆或如“伐木丁丁”的千年一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呼吸与心跳,每位书法家的作品也是他们的“心电图”。心手双畅和物我两忘是书家们的高级境界,而翰墨的声音,正是发自书家的天籁之音。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