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止孩子去外地读书的家长,到底在想什么
1
之前微博上看到一个女生的评论,“填志愿填外省,居然被家里人说,女生就不该出省”,我真是气愤莫名。这又是什么莫名其妙的古董歪理?看了一下日历,没错是2018年,是现代社会啊?
后来想想,家长不让孩子去外地上学,这事儿虽然奇葩,但其实已经听过很多次了,连我自己都是个例子。
只是我更惨一些,那个女生好歹还有一个省的选择范围,我高考后报志愿的时候,居然被家长严令不准离开本市。
看来这事儿也不是只针对女孩子的。
当时我真的是莫名其妙,连着几天问家长这是什么道理。他们总是顾左右而言他,扯一些都是为我好什么的,就是不解释原因。
事实上我也跑不远,因为高考没考好,也就只能去本省的隔壁市上个大学,地图上就一小截的距离。可是就是为了这一小截,我的父母每天在家,或苦口婆心或大发雷霆,夸张得好像这不是去上学,是一个有去无回的死路一样。
后来我没理会他们,还是报了隔壁市的学校,于是被父亲怒斥“你翅膀硬了就别吃家里的饭”。
我就跑到一个包三餐的工厂打工,大夏天的做些卖力气的活儿。导致开学的时候整个人都黑掉了,不知道大一找不到女朋友和这个有没有关系。
这件事让我费解了很长时间。
我虽然成绩不算好,但也是高三悬梁刺股逼出来的,每一分都是心血,浪费了你不心疼我还心疼呢。我既然考上了更好的大学,为什么非得逼着我在本地读更差的学校呢?
说是为我好,可好处在哪呢?他们又答不上来。
2
父母对子女的干涉有很多种,逼婚的,逼生孩子的,还有类似的限制孩子选择专业的,那些虽然我都反对,但是至少还能有个原因或者说法(哪怕只是歪理)。只有这种不让孩子去外地读书的规矩,他们甚至都说不出个理由。
你说是为孩子好吧,外地有更好的大学不去,让孩子拿本地三流学校的毕业证,难道会比外地好学校更好找工作?
孩子好不容易考了个高分,却各种威逼各种苦口婆心,费半天劲只为让子女放弃更好的前程,图什么呢?
我想来想去有了个想法,拿出来和大家讨论。
这样的父母并不如他们口中所说,在意子女的前途和人生。比起所谓望子成龙的期盼,他们更恐惧子女的光明前途,会让子女脱离自己的控制。
而且,他们自己未必能够意识到这点,他们很可能真的觉得自己在“为你好”——人打起道德大旗的时候,有时候连自己都能麻醉,毕竟谁也不愿接受自己是个坏人。
总要骗过自己,才能说服自己这么做是正确的,才能理直气壮,苦口婆心。
比如一个年轻人,被按在本地读了个很一般的本科,那么他毕业的时候,再到外地或者大城市的求职市场上,就没有什么竞争力了。
这时候要把他控制在自己身边,就会很容易。因为听从家里的安排去本地的一个什么单位或者厂子上班,基本上已经是子女的最优解。他们没有很多路能选的。
但是如果一个年轻人考上了大城市的名校,那事情可就复杂起来了。
见过的花花世界的繁华,年轻人很容易不想回家,而是留在上学的城市就业。由于学校更好,所以在人才市场上也有了竞争的资本。如果他还找到了工作能够养活自己,对某些父母来说,这可糟糕。
以后想要逼她结婚,可就鞭长莫及啦。
想要说服子女回家,在镇上机关当个劳务派遣工,可人家一个月已经赚七千啦,哪还会乖乖听话。
给她介绍了隔壁镇的王二,结果人家看也不看,说我大学的前男友都比这人高十五公分,你怕不是在逗我?
于是家长们开始唉声叹气。
哎呀孩子翅膀硬了,不听话了,这可咋办啊。
哎呀早知道当时就不让她出去读书了,那就没这么多麻烦事了——
咦?
茅塞顿开。
嘿嘿,真是高瞻远瞩啊。
不让子女外出上学,看似毫无逻辑,实则暗藏伏笔。
果然姜还是老的辣,佩服佩服。
3
是人就有私欲,控制欲是其中一种。
很多父母是不能容忍孩子脱离自己的掌控的,不能容忍孩子自由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可是等孩子经济独立了,等孩子见过家庭之外的世界了,再想控制就难了。
于是,限制孩子去外地上学,成了他们的未雨绸缪。他们想要在自己的家乡,制造一个楚门的世界,制造一条唯一可能的人生路。
毕竟没见过外面的世界,就不会有走出去的冲动了。
至于牺牲了子女的前程么……虽然可惜,但比起孩子“翅膀硬了”这件最可怕的事情,前程什么的也没那么重要啦。毕竟,赚一千块也有一千块的活法嘛,别出去野就行。
他们就这么说服了自己。
于是很多家长骗过自己之后,再扛起为你好的大旗,说一些冠冕堂皇的话。
例子么,参考豫章书院外面那些理直气壮的家长:“我还不是为了孩子!”
我说某些人,想做什么,大方点承认嘛,以为旗号好看就蒙混过关了么。
骗人总不是什么好事,不管是骗别人,还是骗自己。
人生不该是个设定剧情的摄影棚。
无论自己喜不喜欢异乡,无论最后会不会回家,都没关系,那是以后的选择嘛。
年轻的时候,还是多出门看看吧,看一眼不同的世界也好啊。
作者:苏见祈
作者公众号:sujianqi03
首发公众号:dm233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