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
20年前的夏天,参加高考,坐在送考车头车最前面位置。外面是噼啪作响的鞭炮和夹道送考的人们,心情特别激动。可是眼前又不自觉回想起前一年因为高考数学巨难,学哥学姐们抱头痛哭的样子,心理又是兴奋,又是忐忑。
当时学校统一安排宾馆住宿,我和两个平时特立独行的伙伴还有不放心的爸妈住在一起。晚上伙伴们聚在一起吃饭,一直在同学眼中内向乖巧的自己第一次喝酒,鼓起勇气唱了一首《看海》,也算自我突破。饭后,有伙伴结对撸串,有结对网吧游戏。脱离了管束的少年们乐在其中,那个时代大家似乎也没有特别觉得有压力,仿佛只是参加一次结业考试。而胆小内向的我还是返回宾馆啃起了不擅长的数学。
那一年语文题适中发挥最好。最擅长的英语因为不适应考场用电视机播放听力,考的很一般。而作为前一年令无数学子滑铁卢的数学极其简单,我只是过了及格线,坐实了自己没有学数学的天赋。文科综合中下,一是字迹,再者还是知识面偏窄。所以最后分数传来的时候我还在家里洗衣服,看着刚刚过重点线的分数,心里很坦然,真实水平。
那个年代报志愿还是学校老师说了算,和家里最关心我的舅妈一起参考把全国各地师范大学报了个遍。而当时副校长却觉得一个男孩子应当有投笔从戎的壮志,做主给我报了国防,性格文弱的我自是抵触的。体检安排在高考结束后两天,刚踏出家门想外出游玩的我被召回,在父母陪同下去了省会。
记得当时看到一波又一波被汽车拉着去激光治疗视力的人群时,意识到竞争真得激烈。头一关的政审,有被要求行走坐立展示,一个面试官问我前面男生怕不怕上战场,这个时候就是怕也不能怂。于是轮到自己时,我大声说不怕。面试官满意地留我等一下,这大概是成功的信号。后面体检一路顺利,所以回家路上,心情雀跃,觉得稳操胜券。没过两天,一个自称“招生负责人”的人打电话来说分数不够怕不保险,建议换一个稳妥的学校。本来做好前往“公关”准备,奈何对方始终不同意,后来的结果就是两分之差失之交臂。年少的我哭得很伤心倒也不是求而不得,只是那种给了你希望,又破灭的无奈。最终还是走了进了省属师范大学,开始了20年跌跌撞撞的教师之路。
其实很多时候忍不住回想,如果方面梦想成真,去了军校,是否会对自己性格有所磨练,人生一种洗礼,后来的人生会否不同。只是人生没有回头路,假如就是假如。所以正在经历报考的娃娃们,对于志愿,尽人事听天命就好。人生际遇无限,有人一鸣惊人,有人百转千回,各有运数。高考是一段奋斗时光的结束,亦是另一段新征程的开始。好好规划之后这两个月的假期,为未来四年大学时光做好目标管理更为重要。规律作息,合理安排计划,或见人,过读书,或旅游,或兼职。看想看的风景,见想见的人,做想做的事,切莫辜负青春的时光,盛年不再来!青春就是试错的资本,勇敢去做,大胆去飞,以梦为笔,描绘美丽画卷,人生没有天花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