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书电影价值是什么

《猩球崛起3》,可惜了,那500多万根猩猩毛

2017-09-18  本文已影响0人  于子朔

技术大踏步地进步,故事大踏步地退步。

这是《猩球崛起3》给我的总体印象。其实这个结果早在我意料之中,之所以明知山有虎仍向虎山行,完全是出于对《猩球崛起1》的尊重。

记得2011年,中国的电影市场还是一只沉睡中的猛兽,我和我家大人还是一对儿困在音乐圈中的野兽。为了和大人玩儿点情调顺便学习一下大师们的配乐技巧,那时的我们每逢周二都会去影院看一场电影(周二半价,哈哈)。秋后的某一天,影院的海报突然画上了一只黑猩猩。我立马亢奋起来!我一向对猴子猩猩之类的电影十分钟意,因为我属猴儿,还被猴儿咬过,血液里多少流淌着些猴儿血,加上当年在录像厅看过68版《人猿星球》,深入骨髓。这部《人猿星球》的前传岂敢错过?于是我未经大人许可,买了两张猴儿票,它就是:

《猩球崛起Rise of the Planet of the Apes》

《猩球崛起Rise of the Planet of the Apes》

从影院出来,我振奋不已,走路都像主角凯撒了,大人赶紧制止我,我却破天荒地对她大吼了一声:

“No!”

就像凯撒一样!

大人看出我猴性发作,劝我回家,我贴着她的耳朵,深邃磁性地说了一句:

“Caesar is home.”

这不能怨我,我入戏了。《猩球崛起》真的很棒,故事紧凑,格局不大但升腾跌宕,各个情节点力道十足,紧紧揪住了观众的心,让我们步步紧随,跟着凯撒成长、爆发,直至他攀上顶峰!

人物的塑造同样相当扎实。凯撒的每一次成长都直指人心。少年凯撒为了保护主人咬下邻居的手指后躲进主人怀里,那种愤怒又恐惧的年少特征刻画得淋漓尽致;

怕怕……

当凯撒在动物收容所当着全体猩猩的面,向凶残的饲养员发出那声“No!”的呐喊时,我们看到了一个经受残酷的成人礼之后脱胎换骨的凯撒;

"No!"

影片结尾,凯撒的养父詹姆斯·弗兰克劝凯撒回家,凯撒回答:“Caesar is home.”。沉稳、深邃的表情告诉我们,久经磨砺的凯撒已经成长为一名领袖。

"Caesar is home."

而这一切均与情节无缝衔接,使故事动力十足,振奋人心。

影片的音乐同样精彩。作曲家帕特里克·杜尔(Patrick Doyle)不求威廉姆斯的张扬,不耍汉斯季默的花哨,他始终保持着隐忍,音乐的分量和情绪浓度恰如其分,不张扬、不抢戏,甚至让你不会留意音乐的存在,因为它已经完全融入情节之中。这才是电影配乐的最佳境界,正所谓大音希声。然而该出手时他也决不手软,从凯撒爆发那一刻起,音乐声声到肉,力道十足!或许,正是帕特里克·杜尔不张扬、沉稳的性格成就了他。我始终觉得,一个人的性格决定了他的音乐能走多高,以及多远。

帕特里克·杜尔(Patrick Doyle)

总之,这部人猿星球前传的开篇之作真的很赞。记得看完《猩球崛起1》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我仍然情不自禁地遐想:接下来的第二部会如何发展?如何迈向68年的《人猿星球》?

想想就伤肾!


然而,2014年,不幸的事情发生了……

那年,《猩球崛起:黎明之战Dawn of the Planet of the Apes》上映。

《猩球崛起:黎明之战Dawn of the Planet of the Apes》

我家大人一跺脚,没等周二便奔向影院。电影散场,大人怨恨地望向售票厅,我连忙劝大人:

“算了算了,退票是不现实了,我陪你逛逛商场散散心吧。”

为此,我损失惨重。

言归正传。

这部导演换了、作曲换了、编剧也注入了新鲜血液的《猩球崛起2》较第一部跌下了一个大台阶。故事情境毫无生气,病毒吞噬人类,世界步入末日,多么老套的设定。大情节也是如此,人类为了“电”不得不闯入猩猩世界,凯撒为了大局协助人类,不料引起内讧,最终三败俱伤。完全丢了《猩球崛起1》的高度。主题更是让我一头雾水,《猩球崛起1》精彩地诠释了“崛起”。而《猩球崛起2》的主题:“黎明” 何在?曙光何在?我只看到了生灵涂炭,和即将到来的人类大军。音乐呢,虽然这位作曲家的名气比杜尔大,但活儿却比杜尔差,走肾不走心。《猩球崛起1》凯撒通过对人类的抗争赢得了猩球的崛起,而到了《猩球崛起2》,人类被自己发明的病毒坑死,猩猩们只需坐享其成,毋需崛起,没了矛盾,只好搞出一个内讧来撑起整个影片。别跟我炫耀它多么真实地映照了咱人类的人性。《猩球崛起》的主要任务是给我们痛痛快快地讲讲猩球是怎么崛起的,而不是坐下来咱聊聊人性。

过来,咱聊聊人性!

我一直在想,如果第二部紧接第一部的结尾,凯撒他们到了丛林,一方面要克服大自然的天敌建立自己的领地,一方面还要对抗人类的追杀。而人类这边不仅要解决这群变异的猩猩,还要面对病毒的扩张。最终猩猩击退了人类的进攻,猩球初见雏形。这样的大情节设定会不会好一些呢?会不会更好地体现“黎明”这个主题?

不过,《猩球崛起2》故事还算完整,仍属合格产品。


而今日的这部《猩球崛起:终极之战War for the Planet of the Apes》,害得我足足陪大人逛了一天商场。

《猩球崛起:终极之战War for the Planet of the Apes》

首先还是要吐槽一下假3D,明年咱们的315可不可以打一打假3D?可能只是妄想,还是说电影吧,由于只看了一遍,简单从几个方面聊聊吧。

1,主题

让我们从片名中感受一下影片的主题:

“War for the Planet of the Apes”

大概意思是为人猿星球而战!

听上去很燃,猩猩经历第二部的内讧之后终于要团结一心与人类大干一场了!可是,我要遗憾地通知大家,千万不要被海报里人猿大战的恢宏场面欺骗,本片讲的不是猩猩与人类的战争,而是猩猩在人类的内讧之战中侥幸渔利。没有宏伟蓝图,没有天降使命,没有战前谋划,没有英勇杀敌,更没有最后一分钟营救。有的只是一路走,一路找,被逮住,不服气,没辙啊,等着吧,终于,人类内讧,还等啥,快跑吧,跑不掉,雪崩来,蹿上树,完胜人类!

儿子,看!人类完蛋啦!

你为什么要取如此雄壮的片名?

2,故事情境

从前一部的结局来看,猩猩占领了人类的城堡,人类军队正向他们开拔。按理说他们应该选择将城堡作为新的栖息地,那里有高墙铁壁,有电,有舒适的环境,最关键还有军火!只有这样才能保全猿类抵抗人类,才符合逻辑,才是这群高智商猩猩正常的思维水平,也才能体现猩猩在一步一步地走向崛起。可是这群高智商的猩猩毅然放弃了城堡,回归丛林,重拾土著民族风,手拿标枪,赤身肉搏。不仅如此,他们甚至还从自建木屋的原始社会退化到了山顶洞人的状态,住进了和孙悟空同款的水帘洞。这不是崛起,这是退化啊!

3,风格

说到水帘洞,干脆说说本片的风格。一边看电影,我脑海里一边浮现别的电影场景。水帘洞那场戏让我想起了《最后的莫西干人》;凯撒一路寻找上校让我联想到很多西部片;凯撒被绑在木桩又让我想起了《耶稣受难记》。我感觉这是一部拼贴电影,一部“攒的电影”,就像以前去中关村攒电脑一样。

4,人物

本片人物同样让我困惑。我感觉我和凯撒变得陌生了,我不认识他了。或许这正是影片想要表达的人性。可是,人物迷失自己可以,别让观众迷失行不?另外,新加入的两位人物“诺娃”和“Bad ape”也略显鸡肋。

诺娃

诺娃看似承担着重要的戏剧功能,对凯撒的成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却没能达到非她不可的地步。而且,在一名顶天立地的英雄奄奄一息的悲壮时刻,你给他递上一只布娃娃,这样的设置真的是最佳吗?

Bad ape

Bad ape也较牵强。很明显他是本片的搞笑担当,然而那几处笑点的水准着实不敢恭维,也就是我国扑街喜剧的水平。依我看,这两个人物的功能仅仅是让凯撒在找上校的路上有点事儿干,要不然一下子就找到上校了,多没劲是不是?所以也可以这么说,凯撒和上校之间的距离,仅仅隔着一个孩子和一只猩猩。

5,节奏

节奏拖沓、单调。自从凯撒踏上西部片之旅后,影片的节奏就像他骑的马儿一样,慢慢悠悠,把我悠得直打盹儿。幸亏有大人监督,这才没睡过去。之后凯撒义气用事单刀赴会,开启了耶稣受难记的模式,情况仍未好转。凯撒在搬石头的工地眼看同胞遭受暴打而发出的那句怒吼“Leave him!”更是软弱无力。相比《猩球崛起1》的那句“No!”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底下。只有当故事情节到位了,观众情绪到位了,你的语言才有力度。否则,你音量再大,照样苍白。

6,音乐

《猩球崛起3》的音乐和《猩球崛起2》一样糟糕,片尾字幕一出,果然同出一人之手!作曲家为了自我表现搞出一些很出戏的东西来。例如水帘洞,凯撒发现人类突袭的那段配乐瞬间让我想到了梅西安的《异国之鸟》,在这个紧张、大敌当前的时刻,虽说鼓励你摆脱常规套路,但搞出这么几句略带诙谐的异域乐句,难道你是在幸灾乐祸吗?还有,《猩球崛起3》的开场和《猩球崛起1》类似,同样是丛林,同样是人类抓捕猩猩。《猩球崛起1》以祥和的基调慢慢接近丛林,没有音乐,只有鸟语花香,画面进入丛林,出现主观偷窥镜头,淡淡的弦乐给了一点点心理提示,当偷窥者出现,音乐立刻停止,一片静谧中,猩猩环视四周,让人不禁屏住呼吸紧盯画面,危机感瞬间就树立起来了。而《猩球崛起3》,画面还没出,不协和长音便灌满我的双耳,明目张胆地向我们宣告:注意了啊,马上要出大事儿了啊!然并卵,紧张无从谈起,疲劳倒是真的。一通自我紧张之后,大兵们发现了猩猩,大兵驻足观察。突然,随着一声琴弓拉镲片的刺耳乐音,一只猩猩的魔爪从大兵身后伸出来。请问,这不是咱祖国的作曲家们惯用的套路吗?你们好歹是好莱坞,能不能稍微用点儿心?如果是这样,我建议导演以后一定请我国的作曲老师为你干活儿,他们不仅可以互相压价让你几乎白捡一个作曲,而且他们还不受任何协会和版权的约束。

迈克·吉亚奇诺(Michael Giacchino)

说到开场戏,我不得不说说紧跟其后的剧情,大屠杀。慢镜头中,猩猩相继倒下,音乐也配合着奏响圣咏,悲壮、惨烈。导演啊,此刻我们观众才刚刚进场几分钟,屁股还没坐热,心神还没从黄闷鸡米饭中安定下来,这个时候我们观众需要的是刺激,刺激!把我们从现实生活中抽离出来,拉进你构建的电影世界。你一上来就掀起如此浓烈的情感宣泄,我们真的很难入戏啊,不是我们不同情猩猩,情感纽带毕竟需要一个过程。

好了,通常,除了损,我都会努力寻找一些影片的优点,因为再烂的电影也有值得肯定的地方,《猩球崛起3》也不例外。有一处凯撒和Bad ape谈话场景的摄影还算用心吧。那场戏,凯撒特写镜头的光线接近于舞台光,让置身于一片黑暗的凯撒显得更加孤独无助,加上极端的开放式构图使得凯撒整个谈话过程始终望着画框之外,那片我们看不到的区域。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他那无望的内心,对儿子生死的无望、对此行是否存在意义的无望、对曾经坚守的信念的无望,以及对整个猿族未来的无望。

另外,这样的特写镜头也突显了凯撒和Bad ape的演技,尤其是当Bad ape说出那句“我也曾有过一个孩子”时,的确令人动容。当然,安迪·瑟金斯的演技一如既往的优秀,希望奥斯卡早日增设动捕师的奖项,给予他们应有的荣誉。

安迪·瑟金斯(Andy Serkis)

提到安迪·瑟金斯就不得不提到本片的CG。很多宣传本片的文章里都会提到几个数据:五百多万根毛发、用了多少人、多少台电脑、多少运算时间。我觉得优秀的技术只有建立在优秀的故事之上才显得出它的优秀。这就好比炸花生米,你说你用了几百号人,纯手工剥皮,挨个挑选,个个饱满,大小统一,颜色一致,结果最后你给炸糊了,还有意义吗?抱歉,我使用了本人最擅长的领域来打比方!

最后说一点,本片很多地方都在架设通向《人猿星球》的桥梁。比如猩猩放弃人类的城堡而选择原始的生活环境,人类感染病毒导致丧失说话的能力。影片试图让我们看到《人猿星球》的影子,好顺利地与其对接。但这个对接确实有些生硬,像强吻。其实没有必要着急吻它,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嘛,急什么呢?又没人规定你拍三部续集就必须接上《人猿星球》,接着往下拍嘛,中国的票房还可以,你怕什么?

猩球仍未崛起,同志还需努力!

同志还需努力!

作者:于子朔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