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些瞬间,能温暖整个曾经
总有些瞬间,能温暖整个曾经
你还记得你的第一条朋友圈是什么时候发的吗?
中午闲来无事,把我的朋友圈翻了个底朝天儿,我是一个爱记录生活的人,朋友圈的第一条倒是有些随意,与我现在的风格貌似差了一截儿:
第一条
时间:2014.05.30
配图:一群红色的金鱼
文字:该休息了,嘿嘿……
第二条
时间:2014.05.31
配图:雨中的一辆车
文字:下雨了,爽……
再往后的很久一段时日,基本上就是连续的,有记录外出旅游、烧烤、带孩子玩儿、养的一棵植物、监考的无奈、改作业的苦恼、自己蒸的馒头、妞弹古筝、追剧的心得,间或也有学校的一些活动……总之,几乎全是自己的一些瞬间想法,生活记录很丰富。
越往后,生活碎片就越少了;越往后,朋友圈更新的速度也慢了。好像除了工作,朋友圈再没有其他内容了,变得有些单调、有些无聊了。虽然有些不喜欢现在的朋友圈,但是毕竟是属于自己的一方天地,还是迁就一下吧……
其实,我是一个喜欢安静的人,和当初玩QQ一样,只想着在一个安静的角落,安安静静地表达一下自己的小想法、自己的小烦恼,好像自己所有的不良情绪有了一个发泄的场所,自己就能甩掉困扰,轻轻松松地、充满活力的往前冲。从QQ转战微信,好像也是在扩大自己宣泄情绪的“后花园”。玩玩儿嘛,上了年龄的时候再像今天一样翻看一下,自己孩子的成长、生活的变迁等一切经历都尽在其中。尽管有可能其中有些小想法自己要费力的去回忆很久,有些可能再努力也不清楚是为了什么,但是朋友圈这些对自己的生活的一种记录、一种回顾,想必一定是挺有意思的一件事情了吧!
安安静静地做好自己,记录好自己生活的同时,整理自己的心情,应该是特别有意义的。但现在的微信其实是我不太喜欢的,貌似是因为使用的过程中失去了属于自己的一些东西,增添了一些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或者被强加了一些特殊的东西在里面。
朋友圈就是江湖,是江湖便有风雨。如今的江湖,又有多少情谊,抵得过风雨呢?所以,走着走着,我们就迷失了方向,忘记了自己的初心,自己的朋友圈,自己的小天地,自己竟然不知道什么时候起变得谨小慎微,斤斤计较了:说说用词是不是谨慎,会不会让人多想,言多语失;心态是不是平和,会不会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屏蔽,被拉黑。……
其实,你可以说可以不说;别人自然可以听可以不听。不理你或者不看你,不让你看又有什么大不了呢?一个交流平台而已,一个生活必须APP而已。
其实,很多时候,也挺想卸载了微信的。
但现实状况是:
工作没微信不可,生活没微信不可,买个东西吃个饭打个车都需要微信联系支付转账;人际关系没微信不可,多少家庭群,同学群,朋友群,甚至几十年不见的同学都用微信找到了;学习没微信不可,听“书”看“报”随时随地用微信了解信息……然后,我们的萍水相逢、我们的朋友的朋友,我们的所有脚印及与脚印相关的,或者本无关被认识的,都加入了自己“朋友圈”。所以,一种怪现象出来了, “朋友圈”戒了,江湖中的真性情没了!朋友圈,变成你的“江湖圈”!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人在江湖,就得遵循江湖的路数。相逢一笑泯恩仇是属于侠客的快意人生。我,不是侠客。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平凡人,平凡的犹如一只蚂蚁的普通人,芸芸众生的一员而已。
所以,也有个别有心之人非常严肃的就江湖规矩、江湖道义进行了一番阐述:
“在微信媒体的“江湖圈”中,要搞清两个问题。
一是你是谁,想通过“江湖圈”被看作什么样的人?要成为江湖中什么样的人?
二是你想通过江湖了解到啥?想把时间浪费到怎样美好的信息和事物上?”
貌似懂了人性,就懂了“江湖”。
弯弯绕绕一大通,貌似显得自己好像特别有文化似的。嗯嗯,有这个嫌疑,不过有文化没文化貌似也不是通过这样的形式来表现的吧?啰嗦的多了,反而显得自己没文化了,好可怕的一件事情,细思极恐啊!啥时候,“文化”这个词与我渐行渐远了呢?
现在,我也是佩服了我自己……写这篇文章的初心呢?翻到首页,才看到自己今天的标题是——
总有些瞬间,能温暖整个曾经。
我的“瞬间”呢?我的“曾经”呢?还有题目中的“温暖”呢?貌似没有提及,我的这篇随笔显然已经偏题太远,容我找个没人的角落好好反省一下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