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朵花🌸风波——《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读后2

2019-08-04  本文已影响0人  云之五彩

        核心素养是学生应具备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多数人会跑步,但运动员必须坚持跑步,才能成功。不仅有跑步能力,还要有持续的品格才能成为出色的运动员。换句话说:运动员素养是应具备适应终身和社会需要的跑步能力,和持之以恒的品格。

        核心素养是说能力做事,品格做人,才能拥有幸福人生,成功人生。  道德人生由品格决定,智慧人生由能力铸成。

        教师如何教育,怎样做培养学生的具备核心素养呢?

        教育是对人性的影响及完善。我尝试着以核心素质的理念来回顾身边的教育素材。

        十朵花风波

十朵花🌸风波——《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读后2

        “老师,宁儿摘了十朵花!”午餐后,有学生跑到我身边打报告。我不喜孩子打报告,遇此情景我一般先冷一会,再处理。不单听一面之言,公平公正是我处事的原则。宁儿是走读生,个子娇小,喜欢辩解。等她来时再解决吧。我把事情先搁置,下午等当时人来了,了解情况后处理。

        春末夏初,此时操场低处的花,已不见了。只有半高的树枝上的花儿独自的开着。习习微风吹过,花儿在风中摇曳,一些命果结束的花儿随风坠落下了来或飞舞或飘落,碾做尘,化作红泥更护花,落英缤纷的地面上有一个小姑娘在捡拾落花……这个镜头闪过。我,笑了只轻声说:"我知道了。"

        刚一回到教室,又有同学告诉我:“老师,宁儿摘花了,摘了十朵花”

        “我知道了”摸着孩子的头说。看来,需要关注此事了,孩子们保护花草树木的意识还不错。

        “铃铃铃”电话铃声响了,屏幕展示校长来电。校长说:“小毛,我听班上学生说有个叫宁儿的摘了10朵花,你了解一下情况”

        我站在二楼走廊,接电话,看见楼下中楼梯附近,班上一群孩子从校长身边走开。放下校长电话,看见几个孩子快速向我走来,“老师,她们把宁儿摘花报告校长了!”

        “校长会不会扣咱班的分”

        “……”一时间,七嘴八舌的议论纷纷。

        听到孩子们的言语,我用平稳的口吻招呼大家“都回教室吧!”

        不一会情况清晰了,原来,可馨怂恿着中队委报告校长的。“会不会扣班级分呢?”事情出来了,孩子们的烦恼也来了,这是班级经营的突发事件,对于此类事件,要教孩子们学会处理,不妨来个抛砖引玉,“面对类似事件如何应对”

“你们说摘花会不会扣分?”我先把问题抛出去。

        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辩论着“摘花,不爱护花草树木是不对的”

        “我记得笑着说破坏植物要罚款,摘花会扣分吧”

        “就是不扣分,也会大会批评的”一男生垂头丧气的说。

        “扣了分,挨了批,这周的流动红旗没了”一个沮丧的声音发出来。

        “……”

        “嗯”我点了下头:“说的不错,我们来缕一缕,看能否解决问题。”

        梳理如下:

        版块一、直击大家扣分的烦恼

      摘花是不对的,没错吧?

      她做错了,我们怎么做?

      指出错误,帮助改正。

      是我们班的同学,做错事,班级受批评,即使被扣分,无可非议吧!接受批评,以后改正,没有下次。

        “这没意见吧?”我轻声询问:“错了勇于承担错误,及时改正,可以做吧!”

        “可以”明了事件的解决方法,回答虽不情愿,想通了,只是不愿被扣分。

       

    版块二、学会实事求是,而不是道听途说

假如,宁儿没有摘花,你们跑去报告校长,这样做对不对?

        在事情没有明确时,不能人云亦云,委屈他人。

        不了解真想,不要轻易作出判断。

      不确定的事报告领导,为自己抹黑,此类事件可以做吗?

      结论:了解事实真相,做出相应措施。

      能解决的事情先自我解决。不要处处打小报告。解决不了再寻求帮助。要处处为自己争光,尽量避免不良影响。

        版块三、遇事要了解情况,寻找原因,不偏听偏信。

        宁儿到底摘花了没?有谁亲眼看见?为什么不是捡的花呢?

        得出以上结论。

     

          那天中午站队去寝室前,我带着孩子们围操场转了一圈,在孩子们上体育课的地方驻足停留,了解到孩子们背对植物站立的。体育小艺老师是面对植物的,孩子几乎没有摘花的时间。找了一个比宁儿高点的孩子尝试触碰鲜花,跳起来也无法触到。反问:如果借用其它物体触碰鲜花?老师没看见,同学没发现。推理结论,这条不成立。

          为了一个答案,下午询问了当事人。

        事情回放:体育课下课时,姝瑶看见宁儿手里捧一些花,问你摘了几朵?

        宁儿没听清姝瑶的问话,自动理解“你捡了几朵花?”特意数数手中的十朵花,看到姝瑶羡慕的眼神,宁儿小脸得意告诉她“共有十朵。”

        走读的宁儿和姝瑶随回家路队离开。离她们最近的可馨在吃饭路队中,逢人就说“宁儿摘了十朵花”……于是,就有了摘花的风波。

        教育是陪伴,我们的陪伴,只是希望能将成长的品质或延续或影响、或传承,这就是教育了。我觉得把正确处理事件的方法让孩子有所了解,孩子今后遇到同类事件将知道如何处理。

        教师要做一个欣赏者,师生间尽可能的建立平视、平均、平等、宽容、宽松、宽舒的沟通模式,多些自主,多些互动,在遭遇的事件中体悟和共情,培养良好品德,学会处理方法。道德人生,智慧人生就在身边。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