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统是靠不住的(三)

2017-12-17  本文已影响0人  温伯凉_读书笔记

对于任命白宫雇员,总统的权力就大得多了。这一套人马相当于总统的私人班子,一般他自己说定了就可以了。但是,话说回来,尽管这些人是在一个象征着权力中心的白宫工作,也在给总统出谋划策,但是对于一个国家来说,他们并不掌握什么权力。

作者讲“水门事件”对于尼克松而言,是偶然也是必然,为什么这么讲呢?

应该说,尼克松在历任美国总统中,是一个非常突出的讲究实效,但是不择手段的政客。这并不仅在于他做了些什么,更在于,他在内心深处没有作为一个美国总统必须具备的基本起点,那就是对于宪法,对于人民与政府之间的契约的敬畏。

在美国的制度运作中,最起码的一条就是,每个人在执行公务时,都必须以自己的行为对法律负责。出了事儿的话,任何一个人都必须使陪审团相信,他在执行命令时是确信该项命令不违法的,否则,执行者照样有自己的一份法律责任,该坐牢还是得坐牢。在这条规则之下,美国的高层领导就很难在一项违法行为中,任意推动自己的下属。

〈我们国家也应该形成这样的制度,把权力关近制度的笼子,让不敢违法深入人心。〉

一般来讲,人往往会存侥幸心理,尤其是掌握了很大权力的人,会产生一种错觉,总以为自己会有可能一手遮天。尼克松就是很典型的存有这样的侥幸心理。

上面这段,作者对于尼克松的心理描述可谓非常精准了。

“法律之下,人人平等”

为什么美国的法院如此开放呢?为什么美国最高法会选择一些典型的案件(涉及宪法)进行审判呢,这在读第一本书时已经进行了总结,这是犹豫中美法律体系的不同,作者这里写的美国法院如何如何开放,虽然没有写对中国法院的埋怨,但还是可以感受到一丝丝崇洋媚外的意味,其实不过是作者对于法学体系的不了解,才导致的,所以说还是要多读书,多学习。

任何一个历史事件,都会随着岁月沧桑,星换斗移,逐渐脱出历史局限的外壳,显露出它的真实面貌和真实意义。在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历史学家会一遍一遍地去写书,去引用这些人物的发言,去重新给它一个新的认识和定位。这时,他们会去美国国会图书馆,免费的,不需要任何介绍信的,查出那些当年历史人物的发言和论断的原件。孰是孰非,也就会越来越清楚地呈现在后代的面前。

在美国,一个或一群历史人物,可以风云一时,权倾一时,但是,他们无法不感觉到历史老人正非常耐心地坐在一边,默默地观看和等候着他们。等着浮华和渲染褪去,等着真实渐渐地裸露,在阳光下烁烁闪亮。

这样一种对待历史的传统做法,也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历史本身。因为,公众人物有没有历史感,这对于他的行为是有影响的。当他感觉到历史目光的逼视,他的言论和行为会更审慎和负责任一些。因为他的一言一行不是被记在纸上,而是被刻在光天化日下永不磨损的碑上。

今天的阅读,使我深深领会到了作者深厚的文字功底,读完本一系列数一定买来真藏进一步深读研习。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