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抄,古人是如何上学?
金秋九月,莘莘学子纷纷重返校园。
每当孩子年满七岁,就意味着要背上书包上学了,这已然成了共识。
那么古人呢?也是到了一定年龄就要上学读书么?平时看古装剧,感觉他们不是在家寒窗苦读,就是请老师到家教书,很少有去学校读书的情景。
古代有学校么?古代学校是什么样呢?古人怎么上学?今天,让我们一起穿越到古代,跟着古人一起上学读书。
01.官办学校
其实,古代也是有公立学校的,而且历史悠久。
早在夏朝,中国就有了官方的正式学校。夏朝的学校叫做“校”。不过“校”字刚发明出来时并不指学校。《说文》中有记载:“校,木囚也”。想不到吧,“校”最早指一种把人囚禁起来的刑具,后面才引申为“教训、教导部落众人的地方”。由此可见,夏朝创办“校”,主要想用于对百姓的道德教化。
到了商朝,学校被称为“序”。“序”在《说文》的释义是“围墙”,想必那时学校已经建有围墙了吧。另外,商人尚武,所以射箭是当时学校最重要的功课,而射箭练习的靶子往往背靠墙,所以“序”也有“射箭”的意思。由此可以看出,商朝学校更侧重于技能的培训。
到了周朝,学校名字又变了,被叫做“痒”。孟子曾说:“痒者,养也。”此时学校已经开始强调培养人的道德、修养。
听到这里,你是否被上古时期的学校名绕晕了?不用担心,如果记不住,可以统统用“学”代替,因为《孟子》中这样写道:“夏曰校,殷曰序,周曰痒,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 也就是说,夏商周三个朝代的学校均可以叫作“学”,目的都是为了让人明白人伦道理。
汉朝更是积极兴办学校,并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学校教育体系。那时的官学最发达,有中央政府主办的“太学”、“鸿都门学”,也有地方政府主办的“郡国学”。
“太学”由汉武帝下令创建的,是中国历史上正式设立的第一所大学。大家知道,汉朝时候“独尊儒术”,所以“太学”的学生主要研读《诗》《书》《礼》《易》《春秋》这五部儒家经典,老师也被称为“五经博士”。不过,这里的“博士”可不指学位,而是官名。看来在汉朝,教师也是一份官职哈。
在“太学”就读的子弟不仅要学习经典,还要参与考核,成绩优秀即可入仕为官。从这个角度看,“太学”算得上公务员培训机构。
东汉时期,因为汉灵帝好辞赋书法,便下诏设置了“鸿都门学”,以尺牍也就是书信、辞赋、字画为主要学习内容。“鸿都门学”是我国、也是世界上第一所文学、艺术专科学院。“鸿都门学”入学不看出身,因此,寒门子弟只要在书法、辞赋方面有些造诣,便有接近皇帝并获得官位的机会。
而到了隋唐宋元清,官学进一步发展,不仅体系更加完备,学科分类也更细。下面我们以唐朝为例,看看封建时代后期官学的特点。
唐朝的中央官学分直系和旁系两类。
直系的学校包括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广文馆、律学、书学、算学,统称为“七学”。
七学中国子学、太学、四门学类似如今的大学,按照等级招生入学。其中国子学招收文武三品以上官员子孙,太学招收五品以上官员子孙,四门学则招收文武七品以上及庶人中才华出众者。
值得一提的是国子学,也叫国子监。它不仅是国家高等学府,还是国家教育管理机构,相当于现在的教育部。官办直系学校都由它监管。国子监的主管人叫“国子祭酒”。估计很多人会奇怪,学校管理如何和酒联系在一起了?那是因为在古代,祭祀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都要请年高望重者举酒领祭,后来祭酒就演变为了学官名。
我们再来看七学中的律学、书算、算学,它们更像是我们今天的职业高等学校,专门培养法律、文字书法、数学天文方面的专业人才。
那么,“七学”中的广文馆又是什么呢?估计你想不到,它是一所复读学校,主要为外地科考落第生提供复读机会。怎么样?是不是考虑得很周到?
讲过了直系官学,我们再来看唐朝的旁系官学。这类官学和律学、书算、算学类似,也是专业性强的学校,只是它们不隶属国子监管理,而是依附于各自的行政部门,由行政部门官员教育和管理。比如:直辖于太常寺太医署的医药学;直辖于太仆寺的兽医学;直辖于司天台的天文历数学...... 在这里学习的最大好处,就是理论和实践链接的很密切。
02.私办学校
夏商周时期,教育都是“学在官府”,明确规定教育机构必须设于官府之中。但是,到了春秋时期,因为政治动乱、战争频繁,就出现了“天子失官,学在四夷”的局面。就是说“原本由天子掌管的文化学术流落到诸侯国乃至东夷、西戎、南蛮、北狄所处之地”。私学就是在这种情形下产生的。
首创私学的就是大名鼎鼎的孔子。为改变礼崩乐坏的现实,孔子决定收徒讲学,创办平民教育。他垒土筑坛,并在坛边栽下一棵杏树。孔子每日在杏坛讲学,弟子从各地云集而来。可以说,孔子是全民认可的中国第一任教师。
古代私学主要有学塾和书院两种常见形式。
学塾侧重小学教育,主要有三种类型。有钱人聘请教师在家教读子弟,称为“教馆”或“坐馆”;教师在家设馆教授生徒,称为“家塾”或“私塾”;地方或宗族出钱聘请老师在公用场所设馆教授贫寒子弟,称为“义学”或“义塾”。鲁迅先生就读的“三味书屋”就是典型的私塾。
私塾的老师多为落第秀才或老童生,也有中了进士,甚至作了官,然后又因种种原因再作教师的。《红楼梦》中贾雨村就是中了进士、放了官又丢了官,才到林如海家做了林黛玉的教师。明、清两代不少很有名的学者名人,也都曾作过私塾教师,如明末的归有光、清代的郑板桥等。
介绍完私塾,再来说书院。书院在唐晚期出现,在宋朝开始盛行。其中最有名气的,莫过于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河南商丘的应天府书院、河南登封的嵩阳书院,它们被誉为“古代四大书院”。很多耳熟能详的名人就是这四大书院培养出来的。比如,清代的曾国藩、左宗棠、杨昌济等,就曾就读岳麓书院。
书院招生不设门槛,入学无户籍限制,只要有志于学业的,不分贫富,不论地域,均可入学,真正遵循了孔子所提倡的“有教无类”。
书院学习虽以儒家经典为主,但其教育目的不为科举利禄,而是为了培养传道济民的人才。在书院授课的老师往往是鸿儒大家,比如,程颢、程颐、司马光、范仲淹、朱熹等大师,都常常在书院讲学。
另外,古代书院多建在环境优美、景色宜人的山上,与道观、寺庙为邻,因此书院的负责人不叫“院长”,而是称为“山长”、“洞主”。在风景宜人的名山大川,聆听名师传道,和同窗一起研讨,这样的学习想想都觉得惬意。
03.古今上学的差异
介绍完古代官办学校和民办学习,最后我们来看看古今上学差异有多大?
先看入学年龄。现在我们上小学的年龄通常是6到7岁。而在古代,大龄入学才是主流。明朝就有规定:“八岁以上、十五岁以下,皆入社学。”这里的社学,指的是地方官办小学。由此可见,在古代,十多岁读小学是很普遍的现象。
另外,古人是没有小升初或初升高的压力,因为小学读完,就直接升大学了,这里的大学指的是“太学”、“国子监”这一类的高等学府,相当于今天的清华、北大,是古代读书人无比向往的地方。
再看开学时间,我们现在是固定每年九月和三月开学,将一年温度最适宜的日子留给读书学习,太热或太冷的时候就放假了。但是古代正好相反,中国古代是传统的农业社会,一切围绕农事展开,因此上学时间要选择农事不忙的时候。
比如,汉代有三个入学时间:“正月农事未起、八月暑退、十一月砚[yàn]冰冻时。”到了南北朝,冬季入学成了主流,《北齐书·李铉传》中便有“春夏务农,冬入学”的说法。冬学多为“三月制”,相对较短,以明代为例,一般从每年的腊月到次年三月。
最后我们来看人学的仪式。现在孩子入学,到时间直接去学校报道就好了。但在古代,新生“入学礼”被视为人生的四大礼之一,与成人礼、婚礼、葬礼相提并论。
根据《礼记》记载,古时入学仪式通常包括正衣冠、行拜师礼、净手净心、朱砂开智等内容。
“正衣冠”是上学第一课。入学时,新生一一站立,先生依次帮学生整理好衣冠。之后,新生在学堂前集合,恭立片刻后,在先生的带领下进入学堂。
步入学堂后,就要行“拜师礼”了。学生双膝跪地,先九叩首,拜至圣先师孔子的神位,再三叩首拜先生。叩拜完毕,学生向先生赠送六样礼物:分别是:芹菜,寓意勤奋好学;莲子,寓意苦心教育;红豆:寓意红运高照;红枣:寓意早早高中;桂圆:寓意功德圆满;以及干瘦肉条,用以表达弟子心意。
“拜师礼”后,学生要将手放到水盆中清洗,寓意净手净心,在日后学习中专心致志、心无旁骛。最后是“开笔礼”,俗称“破蒙”,这是开学礼的最后一道程序,包括朱砂开智、击鼓明智、描红开笔等。
04. 结语
中国历来重视教育,无论哪朝哪代,都把兴办学校看成一等一的大事。明朝皇帝朱元璋就曾说:“治国以教化为先,教化以学校为本。”
政府看重,百姓亦如此。读书是很多古人实现理想和向上破圈最主要的途径,而学校则是读书求学的最佳之所。
古时学堂回荡的郎朗读书声早已无处可觅,只留下些历经风雨沧桑的建筑。然而,学校作为承载文明和思想火花的载体,却一代代地传承继续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