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杨聚龙台——龙的传人(二)校本课程:家乡风情之三
宜阳县董王庄乡中心小学
赵老师新教育知行合一066:
白杨聚龙台修建的原因,直接源于古时候一次天旱祈雨的成功。大旱之年,求甘霖应验,五谷得以繁育,生命得以延续,免除了饿死乞讨之苦,百姓怎能不对龙神感激涕零呢?至于龙神,他们直接见过或没见过,又有什么关系呢?百姓膜拜龙神,是他们需要龙神的一种能力——能够行云布雨。
白杨聚龙台——龙的传人(二)校本课程:家乡风情之三中华民族号称龙的传人,龙神除了能行云布雨,还有其他更为丰富的意义。
自古以来龙作为一个中华民族的图腾存在,百度上这样介绍龙图腾的演变:
商代:极富宗教气息的龙
在商代,龙被作为一种形态怪异的神兽。商代的龙主要铸造刻饰在青铜礼器上,线条错落凸突,深沉雄健,再加上青铜礼器那厚重沉稳的造型,使龙有一种巨大的威慑力,折射出一种无以言表的宗教理念。
白杨聚龙台——龙的传人(二)校本课程:家乡风情之三周朝:趋向平和艺术的龙
商王朝在公元前11世纪被周王朝取代。据说周人伐商之时,曾有一巨大的赤色的凤,口衔玉硅(也有记载说是口衔丹书)落在周的社庙,代表上天降瑞应给周,所以在周代的礼器上,凤的形象更为突出,龙的形象趋于弱化,甚至在一些图案中,将凤的冠状物安到了龙的头上,龙的体态少了那种张扬和狞厉,失去了商代龙的摄人气势,变得比较平和,更趋于艺术化与图案化。
白杨聚龙台——龙的传人(二)校本课程:家乡风情之三春秋:表现阴阳相合的龙
春秋以降,礼崩乐坏,政治上群雄割据,龙也逐渐演变成以阴阳相合为特征的吉祥图案,出现了大量的蚊龙、蟠曲龙以及龙凤合壁的造型。龙的形象也开始出现于一般的日用器具,如铜镜、丝织品、帛画上,变成了一种突出祥瑞气氛的图案。龙的形体上突出了兽的特征,龙被加上了与虎相似的四足,使龙看起来更像是用四肢奔跑而不是如蛇、鳄那样爬行。这种加工使龙变得孔武健骏,神采飞扬。
白杨聚龙台——龙的传人(二)校本课程:家乡风情之三秦汉:龙的形象的日趋定形
秦汉时期,龙的形象基本定型,即长角、尖耳、兽足,蛇躯。由于自秦汉始,皇帝被说成是真龙天子,所以龙就有了三重的含义:一是通天的神兽,二是君主的化身,三是吉祥瑞兽。
秦汉后,龙的形象主要集中在帛画、墓画、画像砖石、石玉雕、陶瓷彩绘上。六朝时期的南朝,龙像往往是傲骨嶙峋、潇洒恣肆,而北朝时则华贵雍荣、矫若流云,但总体上变化已不大。
隋唐到南北朝:龙文化的衍生
隋唐时期,除了一般传统的龙形象外,又出现了一种龙首鱼身的形象,学者称其为“鱼龙变纹”。
在龙的形成史上,鱼本来就是龙的原摹本之一,据说大禹在治理黄河时,曾将河东界的龙门山凿开里余,名为龙门。有黄鲤鱼争先恐后地从各江河游到龙门之下,若有能逆湍急的水流跃上龙门者,就可化为龙。这就是中国民间传说的“鲤鱼跳龙门”。
然而,龙首鱼身的半龙形象在隋唐时代的兴盛,是人世“龙门”带来的效应,这座人世龙门,就是隋唐时期兴起的科举制度。
宋代:龙的形象日趋完善
宋代以后龙的形象更趋艺术的完善。龙文化的发展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不但龙的形象已基本挣开宗教的樊篱,而且出现了一整套画龙的理论,所谓“三停九似”,即是说在画龙时,龙首至前肢、前肢至腰、腰至尾三部分长度相等,九似即角似鹿、头似驼、眼如兔、项似蛇、腹如蜃、鳞如鱼、爪似鹰、掌似虎、身如牛。
宋人郭若虚强调画龙要“穷游泳婉蜒之妙,得回蟠升降之宜”,在画龙的鬃、鳞和肘毛时,笔画要壮快、细致,要看上去是从肉中生出。他还说,龙飞上天后有层云隔阻,落入渊后又潜于水底,人不能见到,所以画龙难以说成是形似,但也不可随意,挥毫落笔、筋力精神应契合。从现存的宋代器物上所绘的龙形象看,宋龙体态灵健,气质雅俊,或腾飞于飘渺无定的云霭,或出没于崩云裂岸的狂涛,雄奇而不怪异,洒脱而不张狂,令人赏心悦目。
白杨聚龙台——龙的传人(二)校本课程:家乡风情之三元代:龙的形象逐渐规范
元代继宋代的流风余韵,龙的艺术形象更为完善,也更为世俗化和规范化。与宋龙相比,元代的龙形象更趋一种协调和审美情趣的追求,龙头扁长,龙目明亮,龙眉粗壮,龙角后伸,龙躯细长,显得轻灵飘逸。宋元龙形象的艺术成就之所以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是与龙图案在民间的普及分不开的。龙的怪兽、神兽的特征逐渐淡化,凶霸之气消失,甚至出现过龙游戏于盛开的牡丹花丛之中的图案,整个画面充满温馨祥和的气氛。
明清:朝廷强制垄断龙的形象
然而,龙形象的这种趋势由于明、清两代帝王加强了对龙的垄断没能继续发展下去。明王朝的开基之主朱元璋出身贫寒,清王朝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他们都需要以龙来神化自己,说明自己是上承天命的真龙天子,有合法的统治权。出于这种需要,明、清的帝王在衣食住行各端都尽力以龙为饰,龙饰在很大程度上成了帝王的专利。由于封建帝王的推崇,龙形象被广泛地运用到各个艺术领域,以突出帝王的权威。
白杨聚龙台——龙的传人(二)校本课程:家乡风情之三中国龙图腾的演变意义:
封建君主竭力树立自己的威权,龙形象的上述变化正是皇权强化的结果,龙成了皇权的工具和象征。
龙的形象在文化典籍中的意义。《易经》中有关"龙"的意义。第一卦乾•乾为天•乾上乾下 乾:元,亨,利,贞。 初九:潜龙勿用。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上九:亢龙有悔。 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潜龙勿用:龙尚潜伏在水中,养精蓄锐,暂时还不能发挥作用 见龙在田:龙已出现在地上,犹如阳光普照,天下人普遍得到恩惠 终日乾乾:整天自强不息,是因为要避免出现反复,不敢有丝毫大意 或跃在渊:"龙或腾跃而起,或退居于渊,均不会有危害",因为能审时度势,故进退自如,不会有危害 飞龙在天:"龙飞上了高空",象征德高势隆的大人物一定会有所作为 亢龙有悔:"龙飞到了过高的地方,必将会后悔",因为物极必反,事物发展到了尽头,必将走向自己的反面。
在文化典籍中,龙的意义,不在于行云布雨,也不在于皇帝的权威,二是借助龙的形象来表达一种人生的哲理,给人以种种启发。但它的原形还是来自于行云布雨和皇帝权威。
白杨聚龙台——龙的传人(二)校本课程:家乡风情之三在《三国演义》中有一段叫“青梅煮酒论英雄”,最能表现这种文化精神。曹操曾对龙的变化发出感慨:“龙之为物,可比世之英雄。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方今春深,犹龙之得志而纵横四海。”
在民间有关龙的民俗文化,长盛不衰,源远流长。
舞龙,又称玩龙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民俗文化活动,以舞龙的方式来祈求平安和吉祥。舞龙源自古人对龙的崇拜,每逢喜庆节日,人们都会舞龙,从春节开始舞龙,然后二月"龙抬头"、端午节也舞龙。舞龙时,龙跟着绣球做各种动作,穿插,不断地展示扭、挥、仰、跪、跳、摇等多种姿势。人们以舞龙的方式来祈求平安和丰收就成为全国各地传统的一种民俗文化。
白杨聚龙台——龙的传人(二)校本课程:家乡风情之三随着华人移民到世界各地,现在的舞龙文化,已经遍及中国大陆、港澳台地区、东南亚,以至欧美、澳大利亚、新西兰各个华人集中的地区,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标志。
白杨聚龙台——龙的传人(二)校本课程:家乡风情之三龙抬头又被称为"春耕节"、"农事节"、"春龙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龙抬头是每年农历二月初二,俗称青龙节,传说是龙抬头的日子,它是中国城乡的一个传统节日,庆祝"龙头节",以示敬龙祈雨,让老天佑保丰收。
传说此节起源于三皇之首伏羲氏时期。
龙抬头节,与古代天象有关。旧时人们将黄道附近的星象划分为二十八组。“二十八宿”中的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组成一个龙形星象,人们称它为东方苍龙。每年的农历二月初二晚上,苍龙星宿开始从东方露头,角宿,代表龙角,开始从东方地平线上显现,大约一个钟头后,亢宿,即龙的咽喉,升至地平线以上,接近子夜时分,氐宿,即龙爪也出现了。这就是“龙抬头”的过程。之后,每天的“龙抬头”日期,均约提前一点,经过一个多月时间,整个“龙头”就“抬”起来了。
白杨聚龙台——龙的传人(二)校本课程:家乡风情之三二月初二龙抬头的形成,也与自然地理环境有关。二月初二龙抬头节,主要流行于北方地区(南方水多,土地少,这天多流行祭祀土地社神)。由于北方地区常年干旱少雨,地表水资源短缺,而赖以生存的农业生产又离不开水,病虫害的侵袭也是庄稼的一大患,因此,人们求雨和消灭虫患的心理便折射到日常信仰当中。
节日习俗
二月二这天大多数农家都吃“鼓撅”(手搓面条),俗称“顶门棍”。
地方风俗:滕州 青岛地区吃棋子和炒豆,象征着“金豆开花”。
炒玉米:传说中每年二月二炒玉米的传统。
山东地区,我国山东等地区过春龙节,用灶烟在地面上画一条龙,俗称引钱龙。
是日,各地普遍把食品名称加上“龙”的头衔。吃水饺叫吃“龙耳”,吃春饼叫吃“龙鳞”,吃面条叫食“龙须”,吃米饭叫吃“龙子”,吃馄饨叫吃“龙眼”等。
妇女们在这一天不能做针线活,有的地方妇女停止洗衣服,怕伤了龙皮,等等。
二月初三为文昌(主宰功名之神)诞辰日,该日文人雅士敬奉文昌,求科举登第。白杨把奎星阁建在聚龙台附近,也是有道理的。
北京地区,这一天北京人也要吃春饼,名曰“吃龙鳞”。老北京的习俗,人们总喜在农历二月买“驴打滚”品尝。
山西地区,晋西北一些地方的引钱龙。
陕西西安地区这一天,一般是外婆(舅家)给外甥(女)送爆米花及饽饽馍。
桂中、桂北壮族地区也有二月二的传统习俗,桂中北地区的壮族都流传这一句“二月二,拜村社;龙抬头,祈丰收。
沿海地区,一直流传着二月二“剪龙头”的习俗,这天大人、孩子都剃头,叫“剃喜头”。
白杨聚龙台——龙的传人(二)校本课程:家乡风情之三黄河三角洲地区,有“放龙灯”的习俗,不少人家用芦苇或秫秸扎成小船,插上蜡烛或放上用萝卜挖成的小油碗,放到河里或湾里点燃,为龙照路。山东内陆地区有一项重要的民俗活动,那就是围粮仓。
满族,这一天满族人还有“领龙”之俗,用草木灰从水缸旁一直撒到井旁,灰道弯曲如龙,称“引龙”。全家人还要吃“龙须面”和“龙鳞饼”。妇女们这天不能做针线活。
年年剃龙头,长大成人定会龙腾虎跃、金榜题名有出息。老满族人崇拜各种龙,认为全家吃猪是为苍龙祈祷,孩子们剃龙头。
二月二印脾,这种“印脾”的举动,是提醒妇女养育孩子,饮食有节。
二月二熏香,从院子各处一直点到室内,有缝就插,这一天被称为熏虫日。
过去民俗,过了青龙节,整个“过年”才算结束。
白杨聚龙台——龙的传人(二)校本课程:家乡风情之三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天中节、龙舟节等等。端午节是古已有之的民俗大节,起源于中国,最初是古代百越地区崇拜龙图腾的部族举行图腾祭祀的节日,亦有起源于恶月恶日、夏季时令、蓄兰沐浴以及纪念屈原、伍子胥、曹娥等说法。 总的来说,端午起源于南方百越,把农历五月五日视为"恶月恶日"起于北方,注入夏季时令"祛病防疫"风尚,附会纪念屈原跳江自尽等历史人物纪念内容,最后形成端午节文化相沿迄今。
白杨聚龙台——龙的传人(二)校本课程:家乡风情之三中华民族关于龙的文化,丰富多彩,龙的传人名副其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