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选择比勤奋更重要。

2022-12-26  本文已影响0人  梅簪

学习,学什么?如何学?

今天看到《这样读书就够了》,是这样写的:

学习要有素材。素材来自:知识(经典书,专家课程),信息(网络或他人建议),经验(经历,问题,实验,观察)。

经验加上反思,是最重要的知识。

——查尔斯·汉迪

写作是非常高效的主动学习,尤其有助于强化对知识体系中前因后果的梳理。

对致用类学习来说,写作包括写卡片和写文章。

3张便签就是现成的卡片。

在写便签时,想着这张便签以后可以作为写作灵感或者写作素材。

I便签可以记录文章观点或论述要点。

A1便签可以记录很现成的案例(实际写作时再改编)。

A2便签记录接地气的目标和应用,不要总在理论或理念层面打转。

如此便能轻松写出几百字的文章。

如果想写千字文字数较多之后,通常不会只有一个知识点。第四章讲到把相关知识点通过前因后果、适用边界、A1和A2链接榫合在一起,成为自己的知识体系。

如果你想练习致用类写作,可以借鉴“四步成文法”。

第1步:立意。先有一个核心信息(你对某事的观点或建议),为它加工前因后果、适用边界和A1和A2。然后试着调整这些要素的顺序(试试先讲故事/案例怎么样),问问自己是先推销问题还是先推销解决方案。

第2步:扩充。添加一个相关(相近或相反)的信息点,可以是横向延伸的信息点,也可以是纵向延伸的信息点。然后综合考虑两个信息的关系,各自的前因后果怎样相联,不同的适用边界有何区别。

日后笔力渐强,你可以增加更多的信息点。信息点越多,写法会越发复杂,但是基本思路并无不同。

第3步:推演。包括引证(图书和权威)、举例(自己或他人的A1)、支流(枝——节外生枝,引——引人入胜,横——妙趣横生)……

第4步:包装。包括增加故事(考虑细节和冲突),增加趣味(常用热点和文化),升华主题,润色文笔……

看完“四步成文法”,你可能还是似懂非懂。再写个A3吧:请翻回到本书第三章“如何正确地提问?”那一节,那是一篇相对独立的文章。你试试能否用“逆向工程”,猜测我是怎样用“四步成文法”写出那2 800字的。

而关于写作,最重要的建议是:现在就开始写,尽可能多写。

“《这样读书就够了》写作作业”的标签。

信息1:“书到用时方恨少”;

信息2:“百无一用是书生”;

信息3:“书中自有黄金屋”;

信息4:“读书贵精不贵多”。

今天这本看完了,明天可以按照“四步成文法”,尝试一下这样写作。

书不能白看……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