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

为人母 合格已经很难 何况优秀

2017-05-08  本文已影响0人  sissi的笔记

女子本弱,为母则刚。实在羞愧,直到自己做了母亲才刚刚听说这句话。也正因为如此,才有点体会,做母亲,要合格已经很困难,更不敢说做的好。

铠甲也罢,软肋也罢,总之,这个身份多少有点不归路的味道。

“我想过就这样不要回来了”、“可能是我生孩子太早了吧”、“已经很久没有畅快的聊天”....这些台词来自一部叫做《为人母》的日剧。有时候,即便我们把母亲这个称呼描画的特别伟大,也很难说清,是不是有很多硬着头皮往前走的日子。成为人母,是一项不能回头的选择。时髦的说法是:自己挖的坑,含泪也要把它跳完。

这世上的母亲有千百种姿态,无论如何都不可否认,我们所有的瑕疵都来于此,所有的困惑、荣耀也来于此。写到这里,想起了罗大佑的一句歌词:“谁能在最后终于还是原谅我,还安慰我那创痛的胸膛。”


“Mama”, 你的每一声呼唤,她都在,好温暖。。。_腾讯视频

这世上最好的容器,不过是母亲的一个眼神

无论走到何处,我们总是渴望灵魂有一处安放的。

在我之前写过的《为什么你不愿意生孩子》的文中,曾提到心理学作者李雪的一段话:好的父母就像神奇的容器,可以把引起婴儿焦虑的能量承接过来,转化成“无毒”的能量再还给婴儿。如果父母冷漠无反应,甚至把更多的焦虑还给婴儿,婴儿就会更加痛苦焦虑。

对于生命体的容纳,恐怕是从怀孕开始的一项终身服务。

这个观点其实并不是李雪提出的。而是一位精神分析学派代表人物比昂的理论——婴儿为了释放不愉快,将焦虑的知觉、感觉和感受投射给母亲,让她容纳它们。母亲的思考把婴儿的感受转化为一种可以被理解和容忍的体验,用爱来思考、关注并尝试理解自己的孩子。

实际上,很多母亲都体会过婴儿莫名奇妙的大哭,用制造噪音来攻击养育者。精神分析的理论认为,这是他们对于客体的认知还未整合的原因所致。当然,并不是每个母亲都能够去接受这种无端的攻击性。从一个角度可以看出,有的孩子被妈妈称为天使宝宝,有的孩子被妈妈称为恶魔。实际上,天使和恶魔,取决于妈妈心里的投射。

而作为一个容器,仅仅接受这种攻击性是不够的。婴儿在前语言期所投射的表现,看上去没有意义,这种原始的恐惧是无法命名的。母亲则需要把这些无法命名的东西接受下来,并转化成自己所能表达的东西。

尽管比昂仅仅表述了母亲对婴儿的容纳,我仍然认为,容纳,是一项终身服务。

想起有一次看到白先勇在专访里说道:”每个做母亲的对自己的孩子都会有一种直觉,她其实在心里是知道我的。但是呢,她并没有说破。我心里是很感激的。如果说破了,可能今天的我会变得很自卑,很猥琐。“

或者,我们看看来自英国的精神分析工作室提供的一个案例:

“3岁的John在幼儿园里经常发生咬人的事件,并且情况非常严重。他的妈妈觉得难以理解。因为他在家中从来没有攻击的行为或倾向,也从来没有接触过带有攻击色彩的图片影片等。”然而, 在治疗师的眼中,这恰恰是问题所在。孩子的攻击性本能是与生俱来,包括哭泣、推搡、捶打….正常的攻击性是可以被接受的。如果在妈妈这里没有得到很好的接纳,就容易在其他的环境里表现的过激。新的幼儿园就如同一个刚出生的新环境,所有过去压抑的攻击性就全都呈现出来。

这项终身服务,可能会在孩子到了成年期而发生故障。就像我们在讨论原生家庭的时候,会很坚决的把母亲放在审判桌上。这恰恰显示出,即便我们长到50岁,依然对这个容器有着非常高的要求。我们常常会和母亲发生强烈的争执,要不要换工作、什么时候交男(女)朋友、出国留学的计划…..任何意见的不合,都有可能引发战争。”父母皆祸害“和”不孝子孙“成了争执的终结者。

此时,母亲若能发挥自己接纳的本能,也许战争在起点就会偃旗息鼓。

当然,作为母亲的身份,不可能时时刻刻准备好。

精神分析的中间学派人物温尼科特说:原始的,对婴儿的全神贯注。

实际上,并不是每个母亲都准备好去接纳婴儿带给自己的痛苦的体验。尤其是产后非常艰难的时期,他们不能确定自己是否做的好这个身份。近几年,我们开始越来越关注产后抑郁。早产、创伤、身体疾病都会让养育者感到沮丧和艰难。

为人母的前提,是把自己照顾好。这可能是你对这个世界最大的贡献。

2004年德国电影节最佳本国纪录片奖颁给了一部远在蒙古拍摄的电影《哭泣的骆驼》。(特别声明,这部影片和三毛无关,和齐豫无关)90分钟的拍摄,呈现了一户蒙古游牧家庭中,一只母骆驼遭遇了难产,艰难地产下了一头非常罕见的白骆驼。然而,她却拒绝与小骆驼的亲近,显然,创伤令它不愿对小骆驼照料及喂养。朴实的蒙古人,用音乐的方式抚慰母骆驼的创伤,当悠扬的马头琴奏起,母骆驼留下眼泪,也接受了小骆驼的靠近。蒙古人,用非常传统的方式去帮助母骆驼完成了作为母亲的过渡。

哭泣的骆驼电影海报

想到自己不用时时刻刻准备好,似乎一切也就没有那么艰难了。

大概是从十年前开始,满世界都流行一个词叫“辣妈”。“反正我以后生了孩子一定要做辣妈的”。然而,做一个平凡的妈妈已经挺不容易,何况是“辣妈”?这是从身材到大脑以及职业的高度挑战。难度系数之大,恐怕也压垮了不少初为人母的新手。

就连facebook首席运营官谢丽尔·桑德伯格也说,全能女神是个神话。

而就是对这个神话越来越孜孜不倦的追逐,让很多本可以坦然面对的事情变得焦虑万分。正是对全能女神的渴求让更多拥有高学历的职场女性在为人母之后,更容易陷入抑郁。

对于事事都要尽在掌握的女性而言,成为母亲后都会难以接受生活突如其来的混乱。而这一场混乱,可能伴随十多年甚至更久。因为,想要控制外部和内部的所有变量是很难做到的。就像《向前一步》的书里写到心理学家詹妮弗·斯图尔特的一项研究:对一群耶鲁女毕业生工作后的生活情况做了调查后得出结论,既要事业又要做母亲,尤其容易导致焦虑和压力。由于她们对工作和家庭都有完美主义倾向,所以面临的风险非常高。而且一旦达不成理想状态,她们很有可能彻底往后退——从职场完全回到家庭,或者截然相反。

并不是说,离开职场是更好的选择。也不是说,放弃做母亲更适合现代的生活。而是,如果你选择了既在职场上留有余地,又拥有孩子的话,那么“完成、好过完美”这句脸书的海报标语就是非常好的标准。

不完美,才美。

比如说,关于陪伴,职场母亲总是觉得矮人一等。

精神分析流派,已经将早期母婴陪伴的重要性研究的十分透彻。这也让很多职场母亲倍感压力。显然,在时间上,就有缺陷。

如果你已经决定做一位职场妈妈,那么,比时间上的缺陷更值得关注的是母婴依恋关系的状态。英国发展心理学家约翰.鲍比认为,母婴依恋模式是所有人际模式的基础。也许你对这位心理学家的名字不太熟悉,但是你很有可能听过他所提出的依恋理论。他将人际模式总结为四种:

安全依恋型:有敏锐和能够应答的母亲,他们对母亲暂短离去表示抗议,表现出痛苦并会去寻找。当母亲回来时他们会高兴地迎接。这些婴儿更为积极,好奇,与陌生人互动良好。

焦虑矛盾型:他们的母亲常常是不应答婴儿的需求,或者对孩子的反应不够敏锐。与母亲的暂短分离会使这样的婴儿非常痛苦,当母亲返回时他们会更加愤怒,经过安抚也很难平静下来;

焦虑回避型:常常有不应答且具有控制性的母亲,婴儿对母亲的离去和返回都反应冷淡。

回避矛盾型:常常有高度控制性的母亲,儿童表现为强迫性的顺从,即使在允许表达不满时也会抑制自己不高兴的情绪。

鲍比的理论之所以被更广泛的接纳,是由于他并不仅仅停留在母婴关系里,而是将依恋的模式扩展到更大的范围。包括伴侣之间、上司和下属之间、同事之间....

我们常常看到,有的人会在伴侣关系里把自己放在非常卑微的位置,有的人却总是在分手—复合—再分手—再复合的循环往复里不能自拔。有的人看到上司从身边走过都觉得后背发冷,有的人在上司面前总是能很顺利的讨好卖乖。

职场妈妈如何在质量上取胜?从母婴依恋模式可以找一些答案。

想要构建一个安全型的依恋模式,那就每次出门都好好的告别。好好说再见,而不是突然消失,让婴儿在知情的情况下接受妈妈出门上班。悄悄溜走,只是为了防止婴儿哭闹,然而,哭闹本来就是他们的权利。

回来的时候好好拥抱。广义的拥抱,是拥抱孩子的每一个情绪,并不阻止,也不干扰。

如今,每个妈妈言必说“如何如何共情”。共情这个词越来越时髦,也越来越通俗了。然而,也要小心共情的陷井。

有个初中生跟我说:“我妈妈很虚伪,回到家问我今天开不开心。其实,她只是铺垫一下,还是为了让我继续听她唠叨。“我很吃惊,原来共情并不是我们以为的那个样子。

有时候,过度的共情,也会让自己成为情感的侵略者。”你肯定很伤心“,但你的孩子未必体验到”伤心“的情绪。

为人母,的确是一条漫长的路。

而邀请伴侣的加入,又是那么的困难。现在特别流行”丧偶式养育“,用来形容父亲角色的缺位。

在成为母亲之后,没有什么,比得不到伴侣的支持更令人沮丧了。不过,想要得到支持,就得忍受他给孩子梳歪歪扭扭的头发、叫外卖来填饱孩子的肚子、甚至在家长会开场后才匆匆入场的尴尬。

成为母亲,并不是什么伟大又高尚的事业,只是对这个能证明你存在过的生命,一项无限的责任。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