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本1605班

论《庄子》对现实生活的启示

2017-06-21  本文已影响487人  椿喵

      汉本1605班    1601537    黄春慧

        先秦说理文,最有文学价值的是《庄子》。庄子思想深邃宏阔,笼盖古今,是一部关注个体生命,指导人们发展和谐人生的处世经典。

        庄子生活贫穷困顿,却鄙弃荣华富贵、权势名利,力图在乱世保留独立的人格,追求逍遥无待的精神自由。庄子这种精神是很难得的,尤其在现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更显得难能可贵。所以庄子的精神更加值得我们学习。

        当今社会人们心理健康问题日益严重,尤其是高学历人群,由于竞争压力过大而不堪重负轻生者大大有之。而庄子对生死问题的看法,会给我们以更多启示。

        “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孰知其纪?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知北游》)人的生死不过是气的聚与散而已,是很自然的事情。“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大宗师》)大自然给我以生命,是要我劳作一生,只有到年老体衰时才得安逸,最后又以死亡使我安息。因此,生与死都是自然的造化,不应厚此薄彼。唯有正确地对待死,才能真正体悟出生命的真谛。庄子将死,弟子们欲厚葬。他以其特有的豁达口吻,解释道:“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赉送,吾葬具岂不备邪?何以如此!”与天地万物为伴、慷慨赴死,是多么彻底的浪漫主义精神!当弟子们又担心乌鸦老鹰会啄食时,庄子宽厚地回答道:“在上为乌鸢食,在下为蝼蚁食,夺彼与此,何其偏也?”这是何等坦然无余的自然主义!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人之有所不得与?皆物之情也。”(《大宗师》)“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若死生为徒,吾又何患?故万物一也《知北游》)庄子以生死一气所贯,轮回自有天定,引导人超然生死,追求精神解脱,使人参透生死而视死如归,所谓“死也生之徒,生也死之始”(《知北游》),于是,就有了庄子妻死“鼓盆而歌的狂态,这是因为他对生死有着比常人更清醒的认识。

        庄子在对生死的理性思考中,既不提倡悦生恶死,也不赞成悦死恶生,而主张“不知所以生,不知所以死”、“生而不说,死而不祸”(《大宗师》),始终持守着自然的中道。虽然人类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得人的寿命不断延长,但是长生不死是绝难企及的非分追求。庄子虽不赞成长生不死,却追求有限的长生久视,主张珍惜生命、爱惜精神,强调通过全性保真的途径,以尽人之天年。庄子对于生死的这种理性认识有助于现代人清醒地认识生与死的本质,充分珍惜自己宝贵的生命,并积极采取措施让自己活得更久一些,更有意义一些。同时,有助于现代人加强对死亡价值的认识,从而消除对死亡的恐惧,摆脱对死的情感纠葛,消除贪生恶死的错误倾向,坦然地迎接死亡的来临愉悦。

        人都渴望能够逍遥自在的生活,可事实上我们常被前程、工作、家庭、人际关系等等人间俗事搞得焦头烂额。而庄子却给了我们为人处世的醒世良言,让我们磅博万物,逍遥人世。

      《庄子`盗跖》中言“势为天子而不以贵人骄人,富有天下而不以财戏人。”主要强调从政者必须清心寡欲,居安思危,不为富贵、权势所累。《庄子`齐物论》中言“名实未亏,而喜怒为用。”我们要长久的保持一颗平常心,做事切不可朝三暮四。《庄子`德充符》中言“自其异者视之,肝胆楚越也;自其同者视之,万物皆一也。”我们不但要求同存异,还须化异为同,超越得失之心。《庄子`人间世》中言“来世不可待,往事不可追。”告诫我们不浪费时间,把握现在,乐在其中。 庄子说:“达生之情者,不务生之所无以为;达命之情者,不务命之所无奈何。”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说,真正通达生命真相的人,在生命中没有价值的东西,就不要用此生的光阴去追逐了;通达命运真相的人不去追求命运中无可奈何的东西,命运中达不到的目标。《庄子•知北游》篇中说:“仲尼曰:古之人外化而内不化,今之人内化而外不化。”其中发表的主要观点是:我们面对外在世界,应该通达和顺应;而人的内心应该坚持自己的秉性而不要随波逐流。《庄子•大宗师》里面,讲了一个老人的经验:老人讲了他虽年事以高仍面如孩童的原因是因为他以悟到道了——道有七个间段:一为“外天下”,二为“外物”,三为“外生”,四为“朝彻”,五为“见独”,六为“无古今”,七为“不死不生”。当达到第七重时,也就是追求到了人生的永恒。“忘乎物,忘乎夭,其名为忘己。忘己之人,是之谓入于天”!只有彻底地忘,才能彻底地摆脱物性世界的束缚,进入豁然开朗的精神天地,“精神四达并流,无所不极,上际于天.下蟠于地,化育万物,不可为象,其名为同帝“庄子深信,这样的神游是人生的极境。因为它所面对的是“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的至真至美的境界,所达到的是“与天和者,谓之天乐”的至高无上的审美意境,所获得的则是同于大通的审美大愉悦。“乘云气,御飞龙,而遨乎四海之外”(《逍遥游),他渴望摆脱一切有形的外物的束缚,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这是何等的潇洒,何等的逍遥。而庄子告诉我们要达到这种逍遥境界,就要顺应自然、顺应人性,不强迫不做作——“无为而无所不为”,反对人与自我、人与本性的分离,反对人被外物所驱使、控制,迷失在社会之中和金钱、名利、灯红酒绿之中,主张不役于物,也不强求外物随自己的意志发展,对外物,抱者宽容、顺其自然的心态。"不累于俗,不饰于物,不苟于人",不"丧己于物",不"以物易其性",不"以仁义易其性",应"形体保神","法天贵真",保持人格的纯洁性、独立性。

        庄子是贫穷的,穷得要向人借米维持生计。但他却贫贱不移,辞掉相位的诱惑甘于清贫。这是何等的洒脱,以及对心中信念的追求是多么矢志不渝。正是因为他甘于孤独,愿意清贫,才有了庄子思想的震古烁今。

        我们学习庄子思想,更要学习庄子的为人。作为当今社会的知识分子我们是应该做另一番思考呢?成功无坦途,在学术及科学的道路上,只有那些耐得住孤独与清贫的人才能成功。我们要学习庄子的看淡生死,看淡名利,逍遥洒脱,摆脱束缚,坚持自我,勇敢的生活着!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