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在简书的这些日子,其实我去写作投稿了
2018.6.12 湖北 晴
文/海贝拾梦
☞1
看了上上上一篇认真写作的日期,已经快有两个月没有写散文放到简书上了,其实想告诉大家。没在简书的这些日子,我去写作投稿了。在之前我发现,有些文章在简书上未必能得到大家的认可,甚至让我一度认为简书上的内容,鸡汤式,快餐式写作,很多东西除了非常实用的之外,读过第一遍,就不会再去看第二遍。
在之前,每个想在写作上成功的人都在模仿。甚至为了得到阅读量,绞尽脑汁的想选题,猜读者的心思,有些题目出来,都觉得看腻了,但还是有人会去看。反应出了这个时代多数人的浮躁和快进。所以很多慢性的,文艺气息的文章阅读量少之又少。
后来,我觉得简书并不适合我的文章风格,有一次无意间写了一篇关于自己的学习生活状况。在自己没有任何渠道传播的情况下,一段时间,只有几十个人的粉丝,文章阅读量却达到了7000多。而那时的自己,内心特别平静,每天登陆只是去看看别人的留的评论之外,心里并没有翻起波涛巨浪。现代人都喜欢窥探别人,都想走捷径,想着从别人那里学到什么东西。努力的人,都是默默付出的。之所以想知道别人在做什么,怎么做,是因为对自己没有底气,没有主见。
当我把自己曾写在简书上的文字,投到别处时,居然上稿了,当明白自己已经有投稿能力的时候,就不要把时间,花费在简书上。简书上,如果你不必备独特风格,专业的知识,系统的输出。就把简书当作常来看看的书屋。少的可怜的阅读量,你会误判自己的写作实力。
不过说到这里,就给大家总结一点自己的写作经验,如果觉得你也是这样走过来的,我觉得我们特别适合做朋友。
没在简书的这些日子,其实我去写作投稿了☞2
我不记得从什么时候开始喜欢上写作的,记得,在初中因为一次写作文,写到动情之处,不由自主的真情流露,作文恰好被老师在班上当做范文朗读,那时我就深刻的记住,写好作文能在班上受到老师与众不同的待遇。也就是在这种希望每次被老师夸赞的动力驱驶下,每次都认真写作文。
后来,当我的作文开始被发表在校刊上的时候,觉得自己歪歪扭扭的文字被印成方方正正的铅字时,就觉得很神奇,是惊喜之余也表达不了的一种盛情。那时的动机很简单,就是通过文字能带给自己优越感和自豪感。让我明白,一个人的成长过程,是需不断被鼓励被认可的。
当因为坚持阅读和写作在生活中给我甜头的时候,我觉得文字是具有灵性的,它能翻山越岭,将两个人看似不在同一纬度的人结识在一起,也能将与你志同道合的人因文字而结下深深的情谊。它所回馈于我的很多东西,就像一条忠诚的导盲犬,在召唤,在牵引着我一直向前走。
我有一个写作习惯,就是喜欢碎片式写,相信很多人也一样,有时候不管在任何场景,脑海里只要闪现出一点想法,一个表达准确的词或一个短句,马上就会用手机记录下来。只有身处其境的时候,文字才会尽可能的真实。日积月累,有一天突然开了窍,整个人的思维也好,心量也好,表达也好,一下子就豁然开朗了。
事实上,不管在哪里,所谓“见人之所未见,发人之所未发”。
能保持一个人写作的敏感度,是很重要的。
没在简书的这些日子,其实我去写作投稿了☞3
以下,就是我写作心得,希望对你有益:
首先,读自己喜欢的书。很多人很疑惑,不知道自己喜欢读什么样的书,也不知道如何去选择读书,往往是因为在网上看到其中的一篇,然后买了整本书,后来发现那本书其实并不是自己想要看的。所以读书其实就是读人,只有见的多了,读的多了,你就会发现你喜欢读什么样的书了。
第二,写自己喜欢且擅长的文体。我们会看到很多有名的作家,他们有的擅长写散文,有的擅长写诗歌,有的擅长写小说等等,俗话说,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因为只有确定自己喜欢用什么样的文体去表达,我们才能把更多的余力集中去研究它的写作方法和精髓。久而久之便会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
第三,就是写自己清楚、了解的事物。善于观察生活,就是生活最大的有心人。就像我们身边的有些小事,它虽不起眼,但对于我们写作有极大的启发。所谓不著没有把握之文章,只有深刻的了解,我们才能独到的见解和思考。
第四,就是坚持阅读和写作。中国著名摄影家严明在一次访谈中说:“坚持不一定能成功,但用10年来创作就不一样,最重要的是思想。”所以对于喜欢阅读和写作的人来说,阅读的功效就像一杯陈酿,需要更多的时间去慢慢成熟,阅读的后劲同样会积累到你人生的每一步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