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第四十一章:大音无声,大象无形

2023-03-30  本文已影响0人  丁东华

正文:

上士闻道,动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

明道若昧;

进道若退;

夷道若类

上德若谷

大白若辱

广德若不足

建德若偷

质真若渝;

大方无隅

大器晚成

大音希声

大象无形

道隐无名

夫唯道,善贷且成。

译文:

上士听了道,努力去实行。中士听了道,将信将疑;下士听了道,哈哈哈大笑。---不被嘲笑,那就不足以成为道!所以古时候立言的人说过这样的话:

光明的道好似暗昧;

前进的道好似后退;

平坦的道好似崎岖;

崇高的德好似低下的川谷;

最纯洁的心灵好似含垢的样子;

广大的德好似不足;

刚健的德好似懦弱的样子;

质性纯真好似随物变化的样子;

最方正的好似没有棱角;

贵重的器物总是最后完成;

最大的乐声反而听来无音响;

最大的形象反而看不见踪迹;

道幽隐而没有名称。

只有道,善于辅助万物并使它完成。

体悟:

1、道是用来践行的,我们学了、看了、听了很多道理,但是么有行动,懂了么?没懂,一个是心里有成见,所以一笑而过,貌似理解了逻辑,实际上心里并不这么想;一个是大概懂了,也觉得有道理,但是和心里另外一个道理来比,好像还没有超过它,所以并没有行动。王阳明讲知行合一,没有行就没有知,说明还是不知。

2、道不是表明上看起来那样,反而有可能是和表象相反的。这个变化是中国文化比较突出的特色。小大的区分,强弱的分别,到了一定程度是转化的,柔弱的刚强,极小的极大;

3、道是辅助,而不是主宰的。道如水,善利于万物而不自生,惟万物生而道存;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