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反思做对了吗?

2024-11-30  本文已影响0人  点燃一盏星空

当看到这个题目的时候,可能有很多人会不屑一顾,谁不会反思呀,怎么还存在对与不对的区别呢?

查了一下度娘,反思,即回头、反过来思考的意思。近代西方哲学中广泛使用的概念之一。又译为反省、反映。原意指光的反射,作为哲学概念是借用光反射的间接性意义,指不同于直接认识的间接认识。

反思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技能,也是一个人能否快速成长必须要考虑的事情。一个会反思的人,能够抓住问题的根本,对于经验会及时总结,教训会及时吸取,从而在今后的路途中事半功倍;而不会反思的人可能只考虑到事情的皮毛,把反思当作总结,只总结好和坏,而没有对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进行分析。

比如,有很多人每天都会制定一日计划,包括首先做那些重要的又紧急的事情,然后做那些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最后做那些不重要也不紧急但是必须要做的事情。结果计划拟定的非常详细,到头来由于某些临时事物或者其他什么事情的处理,导致计划没有完成。在进行一日反思时,往往又注重哪些计划完成了,完成的怎么样,比如每日计划步行10000步,在白天的某一个时间点完成了;而对于有些计划没有完成缺乏必要的原因分析,为什么没有完成呢,问题出在了哪里,是由于自己的时间观念不强,还是一些不必要做的事情的羁绊;是本可以在早上完成却由于自己的疏忽导致错过了最佳时间,还是临时任务的安排导致确实没有时间;时间的安排是否要做些调整?先后的顺序是否要做些改变?

曾经在一次培训会上遇到了一位知名的教育名家,本想着等下课时向这位名家请教一些问题,顺带加上对方的联系方式,怎奈刚一下课,还没等我上前,就有一批学员围在了这位老师的身边,听着他们七嘴八舌地讨论,根本就没有自己插话的机会。于是想着再等一会吧,反正有的时间,等一会儿人少了一定向这位老师请教。结果机会没等来,等来的是上课时间到了,最后只能留下遗憾,到现在也没有留下那位老师的联系方式。

反思这一件事,最重要的是自己不够主动,如果在大家都讨论的时候说“打扰一些各位,我想和这位老师合一张影,请给我们拍张照片可以吗?”通过合影把主动权拿过来,并在合影后张老师讨要联系方式,也许就会成功,如果能在之后将两人的个性发给这位老师,并写上自己的听课感受,也许还能给这位老师留下更深刻的印象,说不定以后还能成为朋友。

你可能会说,这不都是事后诸葛亮吗,错过了在反思原因还有什么用呢?不,会有用的,下一次再遇到这样的事情,你还会只傻傻地等待吗?我想,你会采取措施的。

这就是反思的力量吧!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