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高峰音乐会2
昨晚在上海交响乐团演艺厅晚欣赏了这个乐季高峰音乐会第二场“我叫肖斯塔……”。上交2019年推出的“晚高峰音乐会”是利用下班后的堵车时间设计的音乐会,每次主题都很有新意,让观众在轻松的氛围中了解古典音乐知识,欣赏音乐的美妙。本场音乐会依然由薛源主持,他扮演了肖斯塔科维奇,为大家介绍自己的作品和创作时的心情。青年小提琴家罗畅、武奥列,中提琴俞海锋,大提琴郑舒颐和钢琴金圣恩共同演绎了肖氏的精彩作品。
首先我们听到的是肖斯塔科维奇的《c小调第八弦乐四重奏,作品110》。这首作品对作曲家而言是有极特殊意义的。创作期间他不得不迎合低头的选择让内心充满纠结,精神压抑,沮丧。他在德累斯顿为电影《五天五夜》进行创作,整个城市的惨状也令他联想到自己的死亡。这首曲子也是他在向世人讲述自己的生命故事。
第二首肖斯塔科维奇《e小调第二钢琴三重奏,作品67》中的“小快板”。这首作品是作曲家献给自己的好友,博学多才,英年早逝的音乐家伊万沙特特因斯基。全曲都充满着不安的情绪,这个小快板也“辉煌的快板”,仿佛是疯狂的舞蹈,找不到一个停下落脚的地方。
第三首是肖斯塔科维奇《为双小提琴和钢琴而作的五首小品》是作曲家的晚期作品。音乐优美,富有表现力,很具娱乐性。乐曲共五个乐章:前奏曲、加沃特舞曲、悲歌、华尔兹和波尔卡。抒情小提琴旋律线带着温暖与感伤。轻柔绵延的脉动,带着松弛的感觉。华尔兹的节奏很欢快,让人联想到维也纳的精致华丽。结尾的波尔卡更是一场乡村狂欢,充满节律的音乐极富感染力,就像在逛一场音乐嘉年华。
最后是肖斯塔科维奇《F大调第二钢琴协奏曲,作品102》的“行板”。这首曲子是他在1957年为儿子马克森19岁生日写的作品,马克森用这首的首演作为了他在莫斯科音乐学院毕业典礼中的表演曲目。虽然作曲家对这首作品评价普通,儿子却非常喜欢。乐曲简洁优美,饱含深情。
返场曲是肖斯塔科维奇的《第二圆舞曲》。很喜欢这首曲子,熟悉的旋律音色变幻丰富,四个弦乐器分别演绎了主题,让每位演奏家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风采。虽然这是一首孤独的圆舞曲,宛如末代宫廷里曲终人散时的寂寥,但淡淡的忧伤并没有影响它华丽优雅的韵味。演奏家们更是赋予了它欢快的气氛。
今晚的晚高峰音乐会短小精悍,曲目都很精彩。让我们有机会集中了解了肖斯塔科维奇的音乐。艺术家都是敏感的,而他的音乐更是将这种感受放大了很多倍,焦虑、苦闷、懦弱、犀利、浪漫、温柔、悲惨……种种情绪在音符中跳跃,令人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