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勤工俭学
我上大学是在九十年代。初到城市,看着城里人穿的花花绿绿的,有些眼花缭乱,说白了就是羡慕嫉妒。咱从小就是懂事的孩子,知道父母土里刨食儿不容易,要几十块钱买衣服根本张不开嘴。
那时候的城市,利用周末挣几块钱饭钱不是难事。但当时感觉,咱好孬是苦巴苦结考出来的大学生,勤工俭学怎么着也得干个体面一些的活。
大一下学期,经过我的苦思冥想,终于想出了一个既体面又不算太累的活:用刷子写招牌。道具很简单,就是买了两罐红油漆和两把刷子。
我的勤工俭学那个年代很多店铺的招牌都是直接用刷子蘸着红漆写在墙上的。周末出去转的时候,经常看到新开的店铺门口刷成了白色等待写标语,还有的被风吹雨淋的字迹不清了,都想写个新门脸。
在一家新开的商店我停住了脚步,上前询问需不需要写一下的时候,店主一看是个穷不垃圾的学生,眼也不抬的问道:多少钱?
我说,您先看看写得怎么样,钱您看着给。
那好,先在纸上写个字看看吧。
我的勤工俭学写字咱是不怕的,从小咱就练,各种字体都练过。而且上了大学以后,咱又去美术系听了两个月的课,专门学了各种美术字。我说:老板,准备起个什么名号啊?
新荣副食品超市!
刷刷点点几分钟,用我最拿手的隶书在纸上写了一遍。
店主看着油漆还未干的大字,似乎对我有了敬佩,一边点头一边说:写吧,写完了给钱。
我让店主搬来了一把梯子。我先用尺子量好了每个字的位置和大小,用铅笔轻轻地标出每个字的关键点,然后我一手提着油漆桶,一手举着刷子,上了梯子。
为了显示我写的用心和辛苦,我真正写的时候,故意放慢了速度,保持在了每十分钟一个字的速度。而且,我觉得这几个字我必须写好,这是我勤工俭学的第一炮,如果打臭了,这条街都甭干了。所以我在写每个字的时候,既要把字写好,又要保证未干的油漆不会流淌,保证字的美观。
我的勤工俭学三月的上午还是挺热的,我没有春天的衣服,身上穿的还是冬天的棉袄,一个字还没写完,已经是大汗淋漓了。干脆把棉袄脱了,只穿了一件衬衣写。心疼的店主直发出唏嘘的声音。
一个多小时过去了,我走到十米开外检查自己的杰作。我自己更加佩服自己了,不是吹牛啊,比周围那些写的歪歪扭扭的招牌强多了。
店主也很敬佩。给我拿出五十块钱递给我说:小伙子,写的挺好,专业的每个字十块钱,我给你五十,但是我不占你便宜,这几家字迹不清的门脸你都去问问,我给你当广告,他们肯定也要写。
五十块钱让我大吃了一惊,激动地心几乎要从嗓子眼儿里蹦出来。当时普通公职人员的工资不过一百多块钱啊。
按照那位老板的指引,我又到了另一家五金商店问了一下。果然很顺利,老板爽快的说:你不是刚才给那家副食店写字的吗!写吧,别和我要高价啊!“跃华五金商店”六个字。
我说没问题。
我的勤工俭学有经验了,写字也顺手多了,二十多分钟就写完了,似乎比副食商店那几个字还要完美。酬劳也是五十块钱。
也许是我的写字的价格的确很便宜,后边几家是在我写的过程中主动来找我写字的。
那个周末我一直忙到了晚上七点多,尽管已经是腰酸腿疼,但是攥着兜里的三百五十块钱,脚底下就像踩了风火轮那么轻松。找了一个餐馆,花五块钱点了一个辣子肉一瓶啤酒,好好犒劳了一下自己。
从那以后,我不仅不要爹每学期给的二百块钱零花,反而还能给家寄回个七八百。
现在的城市里再也见不到那种招牌了,不过乡下还有,每当见到,总是驻足好久,边看边回忆自己勤工俭学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