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李安:十年一觉电影梦》
读李安
李安是谦卑的,正如他自己所说。
有文化教养为基底,出身背景,成长环境,他的谦卑自然而然,不做作,不声张。只是,读他的故事时,我更想读的是他谦卑中的一点自卑和谦卑中的那点压抑。
一个人的自卑是件很私密的事,它的感受完全个人化,就像是在自己的那方小天地里,自编自导自演完成的戏。出生后体弱多病,发育瘦小,脑子不灵,是自卑的出处;经历文化震惊时,被保护,被优待,也是自卑的来源。这些成长中再熟悉不过的体验,往往就促成了日后的复杂性。又如李安所说,“在细微不一的变化里,埋下了许多巨变的种子”。我想正是这些细微的感受,才是日后激发了他的许多灵感来源。做艺术或许是有天分的,这天分就是敏锐细腻的感知力。
冲突在戏剧里是很好的事,有冲突才有戏。而冲突若是反应在一个人身上,大约就没那么好了。性格温和,乖巧听话,为人谦卑的李安,身体里埋了颗不安分的种子,这是他的压抑。为这体内的冲突,他迷茫,挣扎,困顿,绝望,几乎到了快四十岁,终于,谷底翻红。此后的生命里,我们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李安。他活了。一个人,找到自己非做不可的事情,才算真正的活了过来。
摘录书中的一段:
许多人好奇我怎么熬过那一段心情郁闷时期。当年我没办法跟命运抗衡,但我死皮赖脸地待在电影圈,继续从事这一行,当时机来了,就迎上前去,如此而已。
聊创作
我很喜欢李安的这段话:创作多是本能,是打破现成观念的。 观念能分析很多东西,可是创作不是观念分析,创作是运用想象力直观地去表达一种经验,创作者本身只是作品诞生的一个工具。
创作者要善于去做这样的事情,讲述而不是灌输。创作者可以有表达欲,前提是不带道德批判。观众很容易对某个作品评头论足,赞美那些与自己三观一致的东西,批判那些“三观不正”的观点。这很正常。但作为创作者,就没这么容易了。创作者更像是一个容器,一种载体,它包罗万象,可纳百川。甚至是,从本质上来讲,它没有创作什么,它只是把这些原本就存在的东西,用一种戏剧化的手法,真实的呈现出来。那些被你忽视的,被压抑的,被禁止的,被批判过的东西。它或许是不对的,但一定是真实存在过的。往往正是这种东西,反而更触动你。
看电影
《喜宴》
——荒唐喜宴皆是戏。爱易断,恩难舍。
这是一个原汁原味,充满浓郁的中国本土文化的故事。在这个故事里,爱是性,同性,异性。恩是情,亲情,人情。
大学上社会学课时,曾读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费老先生讲,中国乡土社会的基础结构是一种“差序格局”,是一根根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他把差序格局比做是,将一颗石子投入水中后所形成的圆心扩散圈。我们每个人都在这个圆之内,或远或近;每个人又自发形成扩散圈,或薄或厚。或许,正是这一格局,才让我们感受到生活在同一文化里的人情味。它固然有狭隘,自私的局限,却也有流动,传承,生生不息的力量。
电影中,作为个体的伟同是西式的。美国绿卡,同性男友,流利的英文,不重礼教的思想。这样的他自然不需要一场喜宴。但随着父母催婚,逼婚,直到大张旗鼓为他筹办婚礼,他才意识到需要有一场喜宴,给父母亲朋一个交代。而这也正是李安早在自己的婚礼上就颇为有感的一点。“喜宴的形式虽然荒谬,但人投入的感情却是真的。”多元文化或许有助于让思想走得更远更开阔,但母体文让我们很难从这张“网”彻底挣脱出去,它是传统,是束缚,更是根,是情感羁绊。
结语
书中最热泪盈眶的一句:“我真的只会当导演,做其他事都不灵光。”
人生在世,选一条路,不退让,不更改,未尝不是件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