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静写读书笔记读书

王小波与《情人》

2018-09-08  本文已影响65人  金泽林

今天读了《情人》这篇小说。

起因是我喜欢看王小波的杂文,内容短,观点新。

在这里插一句嘴,我觉得不管什么领域,做到不过时就是一种巨大的成就。

就比如小说,王小波在世的时间为1952-1997,几十年之间,时代巨轮滚滚前行,但他在文章中的种种观点现在看来还是觉得耳目一新,真心敬佩。

依此看来,当我们站在十字路口惶惶而立,就是想努力让自己的选择不过时,以便将来好过一些。

从事一门将来热门的事业,或者投资一块将来翻好几倍的地皮,这是智慧与超凡的眼光。

就是这么个令人觉得佩服的人,在他的杂文中,把《情人》拔高到无人能及的地位:

“我认为这篇小说的每一个段落都经过精心的安排:第一次读时,你会感到极大的震撼;但再带看挑剔的眼光重读几遍,就会发现没有一段的安排经不起推敲。”

“我还是认为,现代小说中几个中篇,如《情人》之类,比之经典作家的鸿篇巨制毫不逊色。”

《情人》是法国文学,当时译过来有四个版本,他在文中极力推荐王道乾的译文。并且对王道乾评价也是非常非常高。

“我们已经有了一种字正腔圆的文学语言,用它可以写最好的诗和最好的小说,那就是道乾先生、穆旦先生所用的语言。不信你去找本《情人》或是《青铜骑士》念上几遍,就会信服我的说法。 ”

 “他们对现代汉语的把握和感觉,至今无人可比。一个人能对自己的母语做这样的贡献,也算不虚此生。 ”

“他(王道乾)的作品我只读过《情人》,但已使我终身受益。”

所以总的来说:

“我总觉得读过了《情人》,就算知道了现代小说艺术;读过道乾先生的译笔,就算知道什么是现代中国的文学语言了。 ”

就是这么这么高的评价,我对《情人》的王道乾译本充满好奇,特别想看一遍。然而图书馆每次借都是被人借走不在馆,最后有个同学买了一本,我终于是看到了。

开头便是“我已经老了”,然后大段描写“我的容貌是被摧毁了”

说实话,我是没有感觉的,我只有20岁,脸上没有皱纹,我年轻而迟钝,理所当然的没有思考过老。

容颜之于女人,能力之于男人,随着衰老的到来,女人嘴角变得固定僵化,额头也刻满皱纹,男人提不动一桶水,开车时间长会迷糊。

年老色衰,老而垂暮,凄凄然矣。

就是这么冷酷无情。

所以抗氧化要从25岁做起……什么小棕瓶等等之类的,30以后要加大力度……

然后我开始正文阅读,读了大概三分之一,觉得内容乱,破碎,没有读下去的欲望。

可能放一放会好些。

我记得很清楚,我上初中的时候放假在家特无聊,让我爸给我买本书,随便买什么都可以,然后我爸带回来《童年》,当时觉得看的很没劲,以至于看个开头就睡了,然后又因为无事可做,醒了又接着看……后来我发现,其实童年还不错呀,挺有意思的。又特意找来《在人间》和《我的大学》看了看。

然后我列出来王小波大神在杂文中推荐的书单,我只看了卡尔维诺的《我们的祖先》,觉得挺好看的。

王小波与《情人》
王小波与《情人》

好久不看书了,周末愉快。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