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透喜马拉雅——职场人如何高效学习音频课?
随着喜马拉雅、得到、樊登读书会等APP的流行,越来越多职场人开始听音频课程来充电。听音频课程好处多多,可以随时随地用手机听课,也可以在碎片时间听课,还能让听觉型的人快速吸收学到的知识。
然而,很多职场人因为不懂得使用正确的学习方法而导致囫囵吞枣地学习,没有充分汲取课程中的养分。常见的现象有:
1、听完就以为学完了:音频课程就像是知识罐头,时间不会太长、知识点浅显易懂、一般结尾还会有一个总结,它迎合了人们的自动化思维,让人觉得听完了就都掌握了,给人造成一种“高效学习”的错觉。
2、记不住也用不上:很多人听了很多课程,听的过程感觉很好,但是听完后记不住课上提到的知识点,在课后也不能把这些知识很好地用起来。
其实,从听音频课程到使用课程中讲到的知识点,每个人都会经历一段理解知识和记忆知识的心理过程。然而,很多人缺少了这两个环节,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我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套学习音频课程的方法,主要是受到《钱伟长谈学习方法》这篇文章的启发,我自己试用后感觉效果不错,总结出了这套方法,很适合职场人使用。
以下分别从“边听边记笔记”、“听完后消化一下”、“画出思维导图”三个步骤进行介绍,每个步骤都有很多技巧或注意事项。
第一步:边听边记笔记
在听音频的时候,我会把自己觉得心动的点记下来,而不是记下音频中讲到的所有内容。这里的关键是“心动”,可以是你不理解的抽象概念,令你深受启发的专业名词,让你觉得很有道理的金句,也可以是具体实操步骤、关键点等。这样做的目的是快速记录下自己认为重要或对自己有用的知识点,课后可以进行深入思考。这也避免了一遇到不懂的知识点就回听,造成学习效率降低的问题。
第二步:听完后消化一下
听完后,抽出5-10分钟,进行回顾、思考和总结。我会把记录下来的不理解的点进行回听/回看(现在音频课程一般都有对应的文本),回顾的过程中在笔记中记录下漏掉的重点和优秀的例子。对于那些关键的语句我会查阅资料进一步理解,把启发点和新的思考记录在笔记的侧面。最后,在笔记末尾总结个1、2、3点。
我的笔记观感并不好,但很高效第三步:画出思维导图
再抽10分钟画一个思维导图,思维导图可以很好地帮助我们梳理知识点,理清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系,让我们对课程有个整体性的理解,整理思维导图相当于又深入学习了一遍课程。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我们要结合课程中的干货和笔记中新增加的“心动点”画出核心知识点的思维导图(便于复习),然后根据自己的需要按照日周月进行复习巩固所学知识就可以了。
初期使用这套方法的时候可能会觉得有点别扭,因为改变思维模式(成长)总是很痛苦的,但是长期用起来会感到学习很高效,学得也很扎实,反而会喜欢上它。按照我的设想,你按照三个步骤来,或只采用里面提到的几个点都会对你的学习效果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