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评日报

10张剧情图诠释《1917》有哪些精彩看点?

2020-08-06  本文已影响0人  影评匠

1917年4月6日,德国军队企图进行一次战略撤退,目的是诱敌深入,歼灭英国军队,但是在进行战术撤退的过程中,战地电话线被切断了。于是这部电影就以英军信使,如何在没有电子通信的战争环境中,把撤退的指令送达前线的故事。这个故事有哪些看点呢?

影片中,主角史科菲尔德和布莱克下士是英军来往于部队之间递送信件的信使,他的角色极其重要,因为如果他掌握的信息没有及时的送达前线,就可能造成千千万万的士兵牺牲。那凭借什么让这些士兵下定决心去送信呢?

每一个信使的送信任务都像一次旅行或者探险,他们知道该把信送到哪里,但是路途中的凶险却难以预测。但是人类都是靠利益驱动的,送信的士兵往往是等级较低但是又非常优秀的,有着健康的身体和极强的心理素质,因为优秀和晋升的机会,让他们下定决心。

文学和诗意的美好,在《1917》中被展现的惟妙惟肖。影片没有单纯的拍摄残酷的战争,大飞机飞过头顶的轰鸣,也加入了一些温暖人心的士兵心理。

诗意的美好,不但体现在画面上,同样体现在台词上。能够把扫射敌机描述的这么喜剧,便是导演的用心之处。“长者在前,靓仔在后”,于微小之处见温暖,这便是艺术了。

关于,信使内心的矛盾,究竟是该拼命的追求荣誉还是求得安宁?有的信使信奉荣誉和奖章,而有的士兵视奖章为小铁块,他们有着更高的追求。这是影片中理性的辩证,导演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把一切存在的都客观呈现了出来。

谁知道呢?这一次的分别是为了再次相见还是永别,一句台词展示的战争残酷直接击中人心。在一个安静的没有一点危险的平原上,这种构图、环境和台词之间的反差,使得影片有了更多的张力。

战争的本质是什么?导演借用了三个士兵的谈话说明。正如前两天看的《乔乔的异想世界》表达的观点一样,乔乔只是一个小男孩,和世界上别的小男孩没有什么区别;艾莎只是一个小女孩,和世界上别的小女孩也没有什么区别,德国人也是人他们和别的人没有什么区别。

但遗憾的是,一方士兵对另一方士兵有着滑稽的偏见:他们认为对面的敌人要打仗,是因为对面的士兵讨厌自己的妈妈和妻子,认为敌人居住的城市不是一个好地方。

这种从没有到逐渐根深蒂固的偏见,一步一步的推动战争不断恶性循环。

因为一些贵族的欲望,战争发生了,因为一些持续的战争,士兵的人性被严重扭曲了。正如军官所言:有些人就是想打仗的。

《1917》里绿油油的田野,水边粉嫩的樱花树、一片焦土上的火光和树林里士兵们妙曼的歌声,同战争的残酷成强烈的对立。以上的十张剧情图,要么是构图场景偏诗意的,要么是台词震撼人心的,总之都是整部影片中最美好的瞬间。在一镜到底的影片中,还有如此美好的瞬间,这便是艺术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