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逃离爱?——小说《你在哪里》读后感之一

2020-03-11  本文已影响0人  CC妈咪l游戏治疗l性教育

前些日子,看完法国作家马克.李维的小说《你在哪里》,女主角苏珊有一段经历:苏珊是独生子女,父母为了过上品质而体面的生活,非常努力工作,贷款买了房子、家具、电视等等,然而来不及享受生活,有一天这一切戛然而止,苏珊父母突然车祸双亡,留下了9岁的她。

从那时候开始,她开始反问,父母的生活到底是为了什么?她觉得一点意义都没有。于是,她开始逃离,过上了另外一种完全不一样的生活。她参加了美国和平护卫队,去到了另一个贫穷而遭遇巨大灾难的小国,帮助那里的灾民重建生活。她因此离开了青梅竹马的爱人,虽然深爱,但依然逃离。

这是小说讲述的其中一些内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父母突然离去,对她打击非常大,改变了她对人生的看法。这是一种逃离。

她离开青梅竹马的爱人,抗拒父母那样的生活方式,不愿意和爱人一起过平常生活。这也是一种逃离。

她想爱,却又屡屡把爱推出去。

她逃离,回避了受伤的可能,却也放弃了被爱的可能。

因为害怕爱有伤害,所以逃离爱。

也许,这是孩提时候的经历,遗留下来的问题。

也许,她一直处于不安全的依附关系中。

人的依附关系分为几种:安全依附、焦虑依附、疏离依附、矛盾依附。

依附关系最早形成于孩子与妈妈的关系中。当妈妈给予孩子的是及时的、持续的、恒定的回应,孩子享受妈妈的回应,体会到妈妈的接纳,从而建立一份安全感,从而形成安全依附关系。

妈妈,你在吗?在。

妈妈,你在吗?在。

妈妈,你在吗?在。

妈妈,你在吗?……

妈妈,我知道你在。

这就是安全依附的来源。

由于时间关系,今天就写到这里吧。娃还盼着我回家。

184/365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