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篱采菊是故人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陶渊明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饮酒.陶渊明.东晋
读陶渊明的诗,有种朴素闲适的感觉,好比在一个晴日的下午去郊外踏青。陶渊明除了桃花源记,估计就是这篇“采菊东篱下”最为著名了,当然更著名的还有他不为五斗米折腰、挂印归田的故事。
魏晋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时代,那个时候的人很纯粹,很饱满,纯粹到现在看来有点陌生,饱满到让人感觉不适应。
在他们看来,人首先是生而自由的,自由是人为人的基础,自我是自己区别于他人的基础,宁舍弃外在,不逆心苟全。
说到这里,又想起魏晋时期一个比陶渊明更早一点挂印离官而去的县令,他的经历甚至更任性,他就是陈宫。读三国,就很难忘中牟县令出身的谋士陈宫。总感觉从他的身上有种中国古人,或准确来说魏晋时期“士”身上的独特精神。
陈宫他早年与曹操相交,敬佩曹操刺杀董卓,解救苍生于倒悬的勇气,在本已识破曹操是通缉要犯的情况下故意包庇曹操,甚至挂印随操而去。
曹操误杀阿伯全家并故意杀死阿伯,让他大为震惊,当听到曹操说出了“宁使我负天下人,勿使天下人负我”后,认为曹操奸诈狂放,于是又决定与曹操分道扬镳。
曹操功成名就,挟天子以令诸侯,东伐西征之时,他却辅佐在孤胆英雄吕布左右。后吕布用计骗得徐州,又被曹操攻破活捉,他一道被俘。
当时刘备侍奉在曹操左右,吕布与他同时被押在了曹操等众人面前。吕布哭爹喊娘甚至欲做义子以求曹操刀下留情,陈宫却一言不发。曹操转向问刘备,“吕布当留否?”,刘备鉴于吕布一向狡诈且反复无常,答,“公可忘了董卓丁原之事乎?”于是曹操便下定决心,立斩吕布。
莽夫吕布破口大骂刘备,颇无英雄气。而一介谋士陈宫,自始至终表现非常淡定。曹操鉴于旧情,欲赦无罪,但他却决心已定,从容赴死。刘备劝说再三,他也一心不二,实在令人敬佩。
在新版电视剧《三国》里甚至设计了这么一个场景,曹操和刘备等人一同陪同陈宫共赴刑场,背景音乐是《可惜不是你》,以致引来众多网友吐槽。但不得不说,这首歌与这个场景的整个氛围是匹配的。曹操、刘备等一行人与他依依惜别,一路上共忆当年往事。好像并不是送他去刑场,而是送一位故人远行。
他的从容与淡定,求死与勇气,与吕布的闹剧形成鲜明的对比,同时曹操得知他的决定之后,默契的尊重他的意愿,更是一种令人叫绝的精彩。或者是英雄政客之间会意的表演,或者是英雄惜英雄的一种情怀。总之这个情节令人甚为难忘。
仔细看他前后三次的决定,每一次都是追随自己的内心,用现代的话说就是做自己,包括最后从容赴死。
第一次挂印随一个朝廷通缉犯闯荡天涯,是他看到奸臣董卓把握朝政,天下黑暗,他内心深处想跟随一个有勇有谋的人共同起事,拯救苍生,这是他内心正义的声音引导他!
第二次,看着曹操误杀阿伯一家老小之后,又耍诈杀掉外出买酒的阿伯,故而与曹操决绝而去。他跟随的是自己内心的真情,他的心底还有士的恻隐之心,认为人应当做事有度,不能过于狠毒,这是内心的善良在指引着他!
第三次,虽然谋略过人,奈何吕布逞匹夫之勇。但被俘之后,他却异常冷静的从容赴死,这是他跟随自己内心的忠心。这个忠不是指对吕布的愚忠,而是对他自己的忠诚。身为谋士,尽职尽责,尽忠尽义。曹操的为人他早已清楚,明知道不同不相为谋,还不如淡定而去,保全名节。
这就是一个士的选择,做自己,做真正的自己。
再说陶渊明,不肯为五斗米折腰,并不是他有多高尚,而是他觉得案牍之类,官场之繁,已影响到他内心的自由。于是他决定挂印而去,过上闲适恬淡的生活,心不为形所役,忽觉今是而昨非。
于是,我们少了一个默默无名的县令,多了一个洒脱安逸隐居吟诗的田园诗人。当你吟诵他的诗时,你会觉得,他在做自己。这就是他,就是陶渊明,穿越千年,亲切的好似一个东篱采菊谈笑风生的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