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中游黄山
又是一年春节,黄山,我来了。
0127,初二,北京,出发。
0128,合肥—汤口—黄山。照例是夕发朝至的火车,到达合肥,出站后照例买一份地图,顺利买到返程车票,在汽车东站乘长途车前往离黄山最近的汤口镇,也是黄山南门所在地,再由此换乘旅游专线车到达黄山风景区。
其实在汤口镇便可看到黄山,心中不免有些小激动,一是因为爱登山,二是因为“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一直心向往之。因天气原因,山顶藏在白色的云雾之中,有些像日本的富士山,又会让人觉得上面是不是有神仙居住?
进入景区,抬头望去,雾气更加浓重,白色的,像刚弹好的松软的棉花,又像小朋友喜爱的大大的棉花糖。沿着干净整齐的石阶而上,虽是有雾的天气,却挡不住生长于崖壁间的奇松,让人感叹生命力之顽强;还有那历经长期风化,呈现出千姿百态的怪石,让人赞叹大自然之鬼斧神工。到达迎客松时,已是傍晚6点左右,旁边的山石上刻着“风景如画”、“一览众山小”等石刻,据说此树已有800余年树龄,这千百年来,它一直站在这里,迎接着过往的旅客,不愧为黄山标志矣。入夜,还未到山顶,山石已化身为黑色的妖怪,加之沿途已几乎不见人踪,徒增了几分紧张情绪。再次看见灯光之时,已来到天海景区,虽是冬季,但人却并不少,空地之处已搭起数顶旅者的帐篷。景区住宿历来不便宜,于是选择了8个人的房间,好在干净卫生,仅做歇脚之用,倒也无妨。
0129,黄山。虽说当地人已告知不可能看到日出,但不死心的我仍选择了早起,这样也能避开人多拥挤的场面。站在有1860米标记的光明顶上,仿佛化身成了张无忌,统领着明教。虽无日出,但有云海相伴,总之是美的。下山的路上,见到了放在石阶上的竹滑竿,还有在路边休息的挑夫,在得到允许后,我挑起了旁边的货物,瞬间感到了这古老职业的艰辛。伴着蒙蒙的牛毛细雨,到达了山脚下,此次黄山之行也告结束。但是,会再来的,一定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