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SM

经典spring面试题整理,附带答案

2019-07-10  本文已影响37人  95a6af369245

  1.选择使用Spring框架的原因?

  使用Spring: 第一是使用它的IOC功能,在解耦上达到了配置级别。 第二是使用它对数据库访问事务相关的封装。 第三就是各种其他组件与Spring的融合,在Spring中更加方便快捷的继承其他一些组件。

  2.Spring 是如何管理事务的?

  spring的事务声明有两种方式,编程式和声明式。spring主要是通过“声明式事务”的方式对事务进行管理,即在配置文件中进行声明,通过AOP将事务切面切入程序,最大的好处是大大减少了代码量。

  3.Spring IoC容器配置Bean的方式?

  答:

  基于XML文件进行配置。

  基于注解进行配置。

  基于Java程序进行配置(Spring 3+)4.Bean 是如何被管理的?

  在Spring框架中,一旦把一个bean纳入到Spring IoC容器之中,这个bean的生命周期就会交由容器进行管理,一般担当管理者角色的是BeanFactory或ApplicationContext。认识一下Bean的生命周期活动,对更好的利用它有很大的帮助。

  概括来说主要有四个阶段:实例化,初始化,使用,销毁。

  6.依赖注入时如何注入集合属性?

  答:可以在定义Bean属性时,通过

  list/set/map/props

  分别为其注入列表、集合、映射和键值都是字符串的映射属性。

  7.Spring中的自动装配有哪些限制?

  答:

  如果使用了构造器注入或者setter注入,那么将覆盖自动装配的依赖关系。

  基本数据类型的值、字符串字面量、类字面量无法使用自动装配来注入。

  优先考虑使用显式的装配来进行更精确的依赖注入而不是使用自动装配。8.Resource 是如何被查找、加载的?

  Resource 接口是 Spring 资源访问策略的抽象,它本身并不提供任何资源访问实现,具体的资源访问由该接口的实现类完成——每个实现类代表一种资源访问策略。 Spring 为 Resource 接口提供了如下实现类:

  UrlResource:访问网络资源的实现类。

  ClassPathResource:访问类加载路径里资源的实现类。

  FileSystemResource:访问文件系统里资源的实现类。

  ServletContextResource:访问相对于 ServletContext 路径里的资源的实现类:

  InputStreamResource:访问输入流资源的实现类。

  ByteArrayResource:访问字节数组资源的实现类。 这些 Resource 实现类,针对不同的的底层资源,提供了相应的资源访问逻辑,并提供便捷的包装,以利于客户端程序的资源访问。9.有哪些常用的 Context?

  最常被使用的 ApplicationContext 接口实现:

  FileSystemXmlApplicationContext:该容器从 XML 文件中加载已被定义的 bean。在这里,你需要提供给构造器 XML 文件的完整路径

  ClassPathXmlApplicationContext:该容器从 XML 文件中加载已被定义的 bean。在这里,你不需要提供 XML 文件的完整路径,只需正确配置 CLASSPATH 环境变量即可,因为,容器会从 CLASSPATH 中搜索 bean 配置文件。

  WebXmlApplicationContext:该容器会在一个 web 应用程序的范围内加载在 XML 文件中已被定义的 bean。10.Spring中Bean的作用域有哪些?

  singleton作用域

  在默认情况下,spring的ApplicationContext容器在启动时,自动实例化所有singleton的Bean并缓存于容器中.虽然启动时会花费一些时间,但带来两个好处:首先对Bean提前的实例化操作会及早发现一些潜在的配置问题.其次Bean以缓存的方式保存,当运行时使用到该Bean时就无须再实例化了,加快了运行效率.如果用户不希望在容器启动时提前实例化singleton的Bean,可以通过lazy-init属性进行控制.

  prototype

  在默认情况下,spring容器在启动时不实例化prototype的Bean.此外,spring容器将prototype的Bean交给调用者后,就不再管理它的生命周期.

  request作用域

  每次HTTP请求都会创建一个新的Bean,HTTP请求处理完毕后,销毁这个Bean.该作用域仅适用于webApplicationContext环境.

  session作用域

  同一个HTTP session共享一个Bean,不同HTTP session使用不同的Bean,当HTTP Session结束后,实例才被销毁.该作用域仅适用于webApplicationContext环境

  globalSession作用域

  同一个全局session共享一个Bean,一般用于portlet应用环境,该作用域仅适用于webApplicationContext环境.

  11.什么是IoC和DI?DI是如何实现的?

  IOC

  IOC是Inversion of Control的缩写,“控制反转”之意。 软件系统在没有引入IOC容器之前,对象A依赖于对象B,那么对象A在初始化或者运行到某一点的时候,自己必须主动去创建对象B或者使用已经创建的对象B。无论是创建还是使用对象B,控制权都在自己手上。 软件系统在引入IOC容器之后,这种情形就完全改变了,由于IOC容器的加入,对象A与对象B之间失去了直接联系,所以,当对象A运行到需要对象B的时候,IOC容器会主动创建一个对象B注入到对象A需要的地方。 通过前后的对比,我们不难看出来:对象A获得依赖对象B的过程,由主动行为变为了被动行为,控制权颠倒过来了,这就是“控制反转”这个名称的由来。

  DI

  2004年,Martin Fowler探讨了同一个问题,既然IOC是控制反转,那么到底是“哪些方面的控制被反转了呢?”,经过详细地分析和论证后,他得出了答案:“获得依赖对象的过程被反转了”。控制被反转之后,获得依赖对象的过程由自身管理变为了由IOC容器主动注入。 依赖注入(DI)和控制反转(IOC)是从不同的角度的描述的同一件事情,就是指通过引入IOC容器,利用依赖关系注入的方式,实现对象之间的解耦。

  优点

  降低类之间耦合,可维护性比较好,非常便于进行单元测试,便于调试程序和诊断故障。 模块之间通过接口交流,互不干扰,便于团队开发。 可复用性好 模块具有热插拔特性,可直接修改配置文件。

  缺点

  引入了第三方IOC容器,生成对象的步骤变得有些复杂 IOC容器生成对象是通过反射方式,在运行效率上有一定的损耗。 额外的配置工作。

  12.解释一下什么叫AOP(面向切面编程)?

  答:AOP(Aspect-Oriented Programming)指一种程序设计范型,该范型以一种称为切面(aspect)的语言构造为基础,切面是一种新的模块化机制,用来描述分散在对象、类或方法中的横切关注点(crosscutting concern)。

  13.你是如何理解”横切关注”这个概念的?

  答:”横切关注”是会影响到整个应用程序的关注功能,它跟正常的业务逻辑是正交的,没有必然的联系,但是几乎所有的业务逻辑都会涉及到这些关注功能。通常,事务、日志、安全性等关注就是应用中的横切关注功能。

  14.你如何理解AOP中的连接点(Joinpoint)、切点(Pointcut)、增强(Advice)、引介(Introduction)、织入(Weaving)、切面(Aspect)这些概念?

  答: a. 连接点(Joinpoint):程序执行的某个特定位置(如:某个方法调用前、调用后,方法抛出异常后)。一个类或一段程序代码拥有一些具有边界性质的特定点,这些代码中的特定点就是连接点。Spring仅支持方法的连接点。 b. 切点(Pointcut):如果连接点相当于数据中的记录,那么切点相当于查询条件,一个切点可以匹配多个连接点。Spring AOP的规则解析引擎负责解析切点所设定的查询条件,找到对应的连接点。 c. 增强(Advice):增强是织入到目标类连接点上的一段程序代码。Spring提供的增强接口都是带方位名的,如:BeforeAdvice、AfterReturningAdvice、ThrowsAdvice等。很多资料上将增强译为“通知”,这明显是个词不达意的翻译,让很多程序员困惑了许久。

  说明: Advice在国内的很多书面资料中都被翻译成”通知”,但是很显然这个翻译无法表达其本质,有少量的读物上将这个词翻译为”增强”,这个翻译是对Advice较为准确的诠释,我们通过AOP将横切关注功能加到原有的业务逻辑上,这就是对原有业务逻辑的一种增强,这种增强可以是前置增强、后置增强、返回后增强、抛异常时增强和包围型增强。 d. 引介(Introduction):引介是一种特殊的增强,它为类添加一些属性和方法。这样,即使一个业务类原本没有实现某个接口,通过引介功能,可以动态的为该业务类添加接口的实现逻辑,让业务类成为这个接口的实现类。 e. 织入(Weaving):织入是将增强添加到目标类具体连接点上的过程,AOP有三种织入方式:①编译期织入:需要特殊的Java编译期(例如AspectJ的ajc);②装载期织入:要求使用特殊的类加载器,在装载类的时候对类进行增强;③运行时织入:在运行时为目标类生成代理实现增强。Spring采用了动态代理的方式实现了运行时织入,而AspectJ采用了编译期织入和装载期织入的方式。 f. 切面(Aspect):切面是由切点和增强(引介)组成的,它包括了对横切关注功能的定义,也包括了对连接点的定义。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