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受苦的根源,来自不清楚自己是谁(1)

2020-09-01  本文已影响0人  舒沁Baby

“进来吧,孩子。”若菱像是被催眠了一样,随着召唤进了小屋。

“坐吧!”老人坐在炉边,向她示意:“桌上有为你备好的热茶。”

若菱嘴里说着谢谢,脚却没有移动半步。

老人一点儿也不在意若菱的防备,笑着问:“你是谁?

“我叫李若菱......”

“李若菱只是你的名字,一个代号,”老人微笑着坚持,“我问的是‘你是谁’。”

“我......”若菱困惑了——他到底想问什么?“我在一家外企公司上班,是营销经理。”若菱试着解释。

“那也不能代表你是谁,”老人再度摇头,“如果你换了工作,‘你是谁’的答案不就要改了?”

“我是个命苦的人,从小父母离婚,只见过父母几面。我早早地结婚,却久婚不孕,老公也不同情。工作上老遇到小人,知心朋友也没几个......”若菱陷入了自怜的情绪里。

老人的目光出现同情。“这是你的一个身份认同,”他缓缓地说,“一个看待自己的角度。这是你的故事,也不是真正的你。”

——张德芬《遇见未知的自己》

自出生起,我们就被赋予了一个“名字”,从此以后,家人、老师、同学、朋友、同事、爱人......都以这个“名字”来称呼我们。

当别人问“你是谁?”的时候,我们就会向对方介绍自己的名字。根据场景的变化,我们还会介绍自己的性别、身高、体重、个人经历等等,好让对方对我们有一个印象。

久而久之,我们将这样一个带有名字的人物,及其设定(性别、身高、体重......)当作是我自己。

然而,这真的是你吗?这是真正的你吗?

张德芬的《遇见未知的自己》中,有一句话,我尤为认同:

“我们人类所有受苦的根源,就是来自于不清楚自己是谁,而盲目地去攀附、追求那些不能代表我们的东西!”

我们过度认同这个“名字”就是我,而忘了,名字只是一个代号。

我们过度认同拥有这个名字的“人物”就是我,而忘了,人物只是一个角色。

我们过度认同这个“人物”所有的设定,而忘了,人物设定只是一个特征。

代号、角色、特征...都能改变。会变化的东西能等同于真正的我吗?

我的名字、我的身高、我的体重、我的样貌.....所有“我的”,充其量只是我所拥有的东西,并不是真正的我。

这就好比,我们玩一个RPG游戏,在游戏中,我们创建一个角色,给角色一个名字,设定人物背景,扮演并操作这个角色,在虚拟世界中活动。

由于太过投入游戏,我们将自己完全代入角色当中。忘了角色是角色,自己只是一个玩家。

我们费尽心血,拼尽全力,甚至牺牲健康,企图得到更多“我的”东西,来拼凑成一个“我”(即小我),以为这样就能获得快乐。

但现实情况是,我们依然郁郁寡欢,感受不到“圆满”。我们越活越抑郁,越活越拧巴,越活越不自由。甚至在黑夜中流泪痛哭,祈求得到许多问题的答案,得到解脱。

爱因斯坦曾说:“我们无法在制造问题的同一思维层次上,解决这个问题。”

既然现实是,我们无法在“我的”东西上得到“圆满”,继续牺牲自己去追求,又有何意义?

当然,如果继续向外寻找,享受“我”之外的东西带来的短暂快乐,也是可以的。那在享受快乐的同时,做好一并接受痛苦的准备(快乐,痛苦,一体两面)。

因为人的本能,是向内寻求自性圆满的喜悦

向外寻找,注定是得不到恒久圆满的喜悦之感。

真正想要解脱的人(老灵魂),早已累生累世吃尽苦头,看透无法在外面找到“圆满”的喜悦,而开始向内寻找。

而向内的第一步,是清楚并体验到,真正的你,到底是谁。

《与神对话》、《觉醒的你》、《遇见未知的自己》......许多经典畅销灵性书籍的前几章,都浓墨重彩地阐述这一点。

不弄清楚“我”是谁,那只会不断在“我的”东西上打转、绕弯、轮回

纵然有缘接触灵性,反而成了滋养小我(ego)的工具,扭曲为灵性我执,灵性傲慢(案例参考各个被追捧的灵性大师,最终跌落神坛,被能量所反噬)福报银行的“存款”也终被耗尽。

说到这里,如果你有被触动,有稍微一点点觉得“好像是那么一回事”。

那么,请你一定要保有这一点点“触动”的感觉,继续坚持,往内探索“我是谁”。

被以上文字触动的灵魂,或者说,能有缘看到这篇文章的灵魂,一定不是年轻的灵魂。是有过累生累世探索的经验的老灵魂。

感受是灵魂的语言,被触动的感觉,是灵魂正在告诉你“请听我说......”

不要在轮回里打转了,不要再受苦了。

该醒醒啦!

“我是谁”的探索,这里推荐《遇见未知的自己》,德芬老师的文字温柔而有力量,通俗且易懂。

如果需要被“墙裂敲醒”的,务必阅读《觉醒的你》,TB有售繁体版。

亦可关注我,我会持续分享。

谢谢你,我爱你!

祝福你!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