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第七天》,我忽然不怕死了
01
我是个贪生怕死之人,人间烟火和热闹颜色,能多看一眼还是想多看一眼。我还暂时是个单身主义者,人间那么好,我想一个人浪费时间。
于是和人有了以下的对话——
“我觉得一个人蛮好的啊。”
“那你老了怎么办?”
“我不能为了防老而浪费前几十年的精彩吧。”
“难道你死了自己走去殡仪馆吗?”
“我都死了哪还管得了身后事?”
诚然,我说的那些话也不完全客观,带着些赌气和较劲儿,觉得气势上不能输,所以嘴上不肯饶人。谁二十多岁没幻想过以后的光景,人在一无所有的时候才想得格外多,真到了以后,有份安稳的工作,说不定一切理想皆如梦幻泡影,回到家只想躺在床上看一会电视,乐呵乐呵着就过去了。
02
我也想过死。最好是无知无觉的,在一场睡梦中。然而正如永井荷风在《雪日》中所写:事实上,我不愿活那么久。可如果说当我今夜入眠后,将再也醒不过来的话,我又定会颇感惊惧与忧伤吧。
做一辈子心理建设,到真的面临死亡那一天也还是会害怕。
扯了那么多,说回《第七天》。这并不是一本讲生死的书,作者只是想透过另一个世界反映现实。但因为现实太过残酷,显得另一个世界格外美好。
七这个数字本身就大有文章,一周是七天,传说人死后有七天徘徊于世,又传说上帝创世纪用了七天。我不倾向于哪一种,往深了说就玄学了。起码我看到的是主人公杨飞死后的确徘徊了七天找回遗失的美好和真相,然后释然。
先说说情节安排,情节以“我”死后的视角展开。“我”死得不明不白,在一家餐馆吃饭的时候突遇爆炸,被老板堵着不让出去,和老板以及其他顾客一起被炸死了。然后“我”在迷雾中找寻关于亲情、爱情的记忆,又通过“我”,引出了“我”前妻、养父、邻居等等的遭遇,一环扣一环,美好有之,但不幸更多。
图片来自百度03
本书开始的时候会让人觉得有点摸不着头脑,毕竟谁也没这样描述过人死后的所见所闻。
一般我们总是默认人死后是灵体,另有世界对灵体进行管辖,有使者会领着灵魂去往别的世界。然而在这本书里人死后仍然有实体,甚至主人公就是因为没人给他置办坟地选择了自己净身、自己去火葬场排队。书里的人如果徘徊得够久了,最终肉体会一层一层腐化剥落,只剩相似的雪白的骨架。不共戴天的仇人最终也会和好对弈,没有亲疏之分,每个人都是家人。
那么这些人在现实社会中是怎样的呢?聚集在这个没有亲疏之分的地方,最终以骨架互见的人其实都是没有钱或者没人为之置办坟地的人,换言之,他们的尸首都没能够遵循传统的方式入土为安。而这个地方,在书中有一个名字——“死无葬身之地”。不禁拍案。
余华写死亡,总能写得出乎意料,他的这种能力在《活着》里就可见一斑。他会让你觉得人命如草芥,有千百种轻率的方式使之结束。来看看,“我”是外出吃饭毫无防备被炸死的,“我”的前妻是因为怕被查账在浴缸里割腕而死,邻居“鼠妹”是因为男友送了一部假iPhone赌气跳楼死的,“鼠妹”男友是因为卖肾感染而死,遭遇暴力强拆的夫妇是被倒塌的房屋压死的,举报医院将死婴抛尸江中的老妇人是“意外身亡”……
纵然死法层出不穷,我们仍能得出一个结论——吃人的是现实。
图片来自百度04
这样的现实和“死无葬身之地”比起来,“死无葬身之地”显得美好多了。
甚至说,“死无葬身之地”反而是天堂。那些穿着貂裘在vip区等待火化的有钱人,结局是独占空山孤独地注视千秋万代,而在“死无葬身之地”的人却和乐融融。
引用一段书中对“死无葬身之地”的描述。
我对他说,走过去吧,那里的树叶会向你招手,石头会向你微笑,河水会向你问候,那里没有贫贱也没有富贵,没有悲伤也没有疼痛,没有仇也没有恨……那里人人死而平等。
他问:“那是什么地方?”
我说:“死无葬身之地。”
那里还有人间的烟火和颜色,却没有压迫纷争和追逐。
它的确是一本讽刺现实的书,但是想到这样一方退路和净土,我亦不再害怕现实。
生若不平等,死而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