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才能成就更好的行动

2020-04-23  本文已影响0人  凉意的秋

培根说过:思考是行为的种子。

1

最近接到了好友的抱怨,她练习写作已经快三个月了,虽然每天在坚持,但是看不到明显的成果,有点像放弃了。

我问她,是怎么练习写作的?

她告诉我,每天想到什么写什么,每天要求自己写1000字,但是坚持3个月后,发现自己没有内容可写了,自己写的文章质量也不见提高,每天花了大量的时间在上面,浪费精力不说,还看不到希望。

听完她的抱怨,我问她,你想过你为什么要写作吗?

她说:大家都在写作呀,我看见大家都在写所以我也想学。

我:那写作是你真正想学的还是别人告诉你要学的?

她:这个我没有想过,看见大家说写作好就开始了。

我:你连自己是否真的想写作都不知道,怎么能够学好。

盲目的行动只会带来盲目的结果,有思考的行动才会带来进步的结果。

学习一个技能时,要先思考为什么要学?想学哪方面?要怎么学?

2

说完这些后,我看到她心虚的笑了。

她告诉我,她确实没有想清楚自己到底要学什么,看到别人日更,自己也跟着日更,看着别人看书,也跟着自己看书,基本上看到他人有成果的方法都拿来实验,结果还是不行。

我再问:你有仔细想过他们成功的原因吗?有去研究他们起步时的水平吗?有去了解过他们是怎么写作的吗?

摇头,这些都没有。

那你怎么学习的呢?

她:就自己埋头一个劲地学。

《只管去做》里面有这样一句话:低头走路的时候也要抬头看路。

在自己写作的过程中,不仅要去练习,还要时刻关注大家的动态,看大家都都到哪步了。

只管去做,不去思考,水平很难得到提高。

3

想要得到提高,必须先慢下来或者停下来,认真思考。

认真思考的关键是要认真的审视自己,对自己保持高度的透明。

(1)      学会听取不同的声音

一个人在黑夜里走路最容易迷失方向,而有人指点方向的时候便能更快到达目的地。

人都有一个弱点,不喜欢听和自己意见不同的声音,有的盲目的自我。

因为人大脑里住着两个自我,一个低层次的自我和一个高层次的自我。低层次的自我属于大脑的条件反射,不会经过大脑的思考。而高层次的自我做出的决定会经过大脑的深思熟虑。

很多时候,低层次的自我控制着我们的思维,比如不喜欢别人反驳自己,不喜欢别人提意见。

这些对成长都是不利的,甚至严重阻碍着一个人的成长。

想要获得更快的更好的成长,在低层次自我出来的时候,多思考两分钟,再做出决定,这个时候的决定往往比靠潜意识做出的决定要好。

(2)      思考的自己的思维盲点

我们知道,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因为接触的人,所处的环境不同,思维方式也会大相径庭。

每个人的思维有自己的有点,也会有自己的缺点,在有困惑时应该停下来,仔细思考自己是否进入到了自己的思维误区。

比如那个学写作的朋友,进入了这样一个思维误区:没有弄懂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不知道为什么要学习,没有反思为什么没有进步。

人一旦走入自己的思维误区,就很容易和自己较劲,也很容易走入误区,带来错误的行动。

向优秀的人学习,像走在前面的人学习,将学到的知识拿去实践,不断检验是否可行,是否适合自己。

4

一个人如果只会行动,不会思考,那么很适合做颗螺丝钉,但是不适合往上走。

行动是成功的基石,但是思考才是行动的方向,好的思考带来好的行动,好的行动带来好的结果。

找准自己的方向最重要,剩下的便是努力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在行动的过程不断寻找的方法,更新自己,更新结果。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