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姗姗来迟的你》
时间更迭,日月穿梭,不知不觉穿梭了二十几岁个年头,徘徊,不定,茫然,不安。
这些情绪充斥着整个不安的30岁之前的整个青春。
25岁之前,那个时候盼望你能来,期待经历所有韩剧里面的桥段,那个时候期待的是校园的里面的小故事般的爱情,在不知不觉的邂逅,竟然在21岁的时候迎来了姗姗而迟的first love。那个时候真的不敢相信,明明自己是那个自信爆棚的人,在爱情追逐的面前,竟然会觉得不配。但那个时候还是迎来了姗姗而迟的初恋。
那个时候真的是异常欣喜和心砰砰跳的。那个时候几乎相信自己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了。
后来我才知道,有些缘分不是自己不变就可以守护的,说走就走,说结束就结束的感情,不由自己决定。
而后开始经历25岁后的独自生活,寻找,盼望,期待,失落。不断的跌跌撞撞。
工作,生活似乎都没有达到自己期待的样子,烦躁不安,又挣脱不出来,这些坏坏的情绪布满整个25岁以后的每一天。
不断的自我鼓励,自我激励,自我前行,周日的一个个午后,在城市的街头插着耳机流浪,不断的自我创造每一个快乐的瞬间。
在那样的时刻,我竟然又萌生了如25岁之前一般的感觉,就是期待未知的你,神秘,又渴望知道真相,又有一丝丝的矛盾,不想揭开真相。
到现在我都已经忘记了约见了多少个人,每一个人匆忙而又迫切的从互联网的那张网跳到现实中的那一刻那,经历过了解,心动,共鸣。尔后是见面后那紧张又尴尬的氛围。似乎再也找不到25岁之前初次会见网友那种怦然心动了。
走进成年人的世界以后,大家说话都很简单直接,几句话就开始,几句话就结束。这些快速如快餐一般的交际关系让我十分不适应,可不得不适应这样的节奏。
而最近,似乎那个心心念念的,珊珊来迟的你,似乎就要来了。但依然不能够完全信任,始终因为上一段的失败情感经历,保持着一部分的怀疑。
但,无论怎样,听说你买好了南下的机票要来见我的时候,我忐忑不定,又惊喜不已。
你说这是你第一次坐飞机,恐高,我和你分享了我第一次坐飞机时候的感受。 你说你买了保险,并且别看你呆呆的,说的每一句话都充满了对我高度的赞赏,让我怀疑句句话的真实性,又听了异常高兴。
25岁以后,经历了大概三四年的单身,一个人的大城市漂泊的生活,再次要去相信爱情这个东西的存在,真的特别难。因为一次次的失败,一次次的希望的落空,让自己怀疑爱情是否在这个世界上真正存在。
可是听过朋友的故事,却对爱情充满了憧憬与期待。
时间滴答的在走着,我以为我已经过了那样的年纪,不再对感情期许。但看着日历上面的倒计时,知道你就要来的时候,我还是开始分心,开始去期待。
而对于你的印象,你的了解并不算深刻,不论开视频,照片多少次,我依然不够能力记住你的样子。
但自己却迫不及待将你介绍给母亲和闺蜜,期待她们能够喜欢你,期待别人对自己的祝福。
一首林宥嘉的《致姗姗来迟的你》,激起了我写下这样的文字给你。
我其实不知道你是否喜欢我写这些没有营养的文字,不过是生活的点点滴滴,不过是大脑中每一个盘旋不定的念头。但我热爱码字,键盘的声音如此美妙,像弹钢琴的美少女一样,而实际我不会弹钢琴。
听说,周五的晚上你会来到我的城市。我早早的向领导申请了假期,甚至提出了辞职的请求。
我不停的翻看你的朋友圈,自己的QQ空间,我发现曾经结识,匆忙见过的人,如今都已经结婚生子了。
那一刻,我明白了,人不论怎么努力,结婚生子这样的事情似乎在中国这样的体制社会是逃离不了的。
如果必须要经历婚姻,经历生子,我希望是和盼望已久的你。
知道你会来,知道突破这一步,你是花了巨大的勇气,是怎么样的心情让你愿意不辞辛劳的来我的城市?
我不太知道你,因为一直都是我在说,你在听。
倘若这是一次冲动,一次风花雪月的邂逅与奔现的疯狂,我想过,也问过我自己,是否愿意接受可能不理想的结果,我的内心回复是“我愿意去经历,我讨厌一层不变的老套,生活如果失去尝试,就像一潭泥沼的湖泊,我要涓涓细流的清溪山泉,所以我宁愿流进千山万水,哪怕最后奔腾不了,停留在某个角落变成臭水沟,但溪流是不会后悔曾经的不停的穿越山与山,泉与泉的。”
致姗姗来迟的你,期待在凌晨后机场与你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