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90《恶俗》
核心书摘
《恶俗》一书展现了上世纪90年代美国的流行文化:以丑为美、以假为真、以浅薄为深刻、以愚昧为智慧。作者通过无情的揭露和入骨的批判,展现出现代文明社会种种光怪陆离的现象,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个商业欺诈时代最大的特点——恶俗,并剖析了恶俗的本质、根源和未来。作者希望通过本书借此唤醒大众、反省大众文化。
适合谁读
· 进取者
· 渴望成为“网红”的人
· 对“网红”热烈追捧的人
关于作者
保罗·福塞尔,美国作家、文化评论家、英国皇家文学学会会员,曾任教于德国海德堡大学、美国康涅狄格学院和拉特格斯大学。“二战”的参战经历对福塞尔的写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使他的关注点从早期的英语文学研究转向等级制度评论、战争研究和社会批判,且成绩斐然。其社会批判经典著作《格调》、《恶俗》影响深远,至今常销不衰。
学什么?什么是恶俗
互联网和短视频的兴起,带火了一批网红。网红们在镜头前唱唱歌、化化妆或者吃一吃水晶大肘子,就能月入数十万。他们推荐的产品无论质量如何,自带广告效应,销量大得惊人。与此同时,无处不在的“网红餐厅”、“网红打卡地”充斥着我们的生活。你有没有想过,明明是远离高尚、乏味空洞的东西,却偏偏可以成为“潮流”,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恶俗》一书的背景虽然是上世界90年代的美国,但放在今天的中国也同样适用。从低俗的表演成为流行,到华而不实的鸡汤书备受追捧,“恶俗”已经在以不同的形式侵蚀我们的精神和生活。本书中,作者撕下了恶俗文化的伪装,通过剖析恶俗的本质、根源和未来,来认清恶俗,并反思经济的发展到底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你还会发现
·“恶俗”的定义;
· 日常生活中的恶俗现象;
· 精神恶俗的危害。
一、什么是恶俗,恶俗是如何形成的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本书的第一个重点内容:什么是恶俗,恶俗是如何形成的?
关于恶俗,作者保罗·福塞尔在书中是这样定义的,恶俗是某种虚假、粗陋、毫无智慧、没有才气、空洞而令人厌恶的东西,被装扮成优雅、精致、富于品味、符合时尚的东西,并且很多人也会相信它们是纯正、高雅、明智或迷人的。
要准确理解“恶俗”的定义,需要注意这句话里的两个词,那就是“装扮”和“相信”。
那些一目了然的坏东西,本身并不能算成恶俗。例如,一个发了霉的苹果虽然是坏的东西,但不是恶俗的东西,因为这个苹果没有隐藏自己的“坏”,只有当这个坏苹果被冠以“美食”之名端上餐桌、欺骗顾客的时候,才形成了恶俗。所以,“恶俗”除了要满足东西本身“坏”之外,还需要具备“把坏装扮成好”、和“骗别人相信坏就是好”这两个因素。
为了帮大家彻底搞懂恶俗的本质,我们再分享一个所谓的成功营销案例。
一家超市招聘推销员,他们对每一个应聘者提出了一个相同的问题,那就是“对于已经开始霉变的水果怎么处理?”第一位应聘者的回答是“丢掉”;第二位应聘者说:“降价处理”;第三位应聘者的答案是:“将水果霉变部位切掉,好的部分做成水果拼盘或者鲜榨果汁,高价出售”,于是第三位被录用了。第三位应聘者的答案就是典型的将坏“装扮”成好,并且欺骗民众“相信”的恶俗。
到这里,你可能已经能够理解“恶俗”的含义了,但马上就又会出现下一个疑问,那就是这种“装扮”的行为,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衍生出来的呢?
作者保罗·福塞尔认为,“装扮”是商业社会逐利风气诱发的普遍现象,它的出现与民众轻信媒体、轻信专家的特质有关。媒体、评论家、专业人士、投资人组成的利益集团,为了资本投入后回报尽可能多、快、省,于是,不遗余力地给社会群体“洗脑”。
就拿房地产来说,地处穷乡僻壤的,就要标榜是回归自然,享受田园风光;坐落臭水沟旁边的,会命名为水岸名邸、东方威尼斯;边上有块儿荒草地,就成了超大绿化,满眼绿意;毗邻一家书店,就叫浓厚的人文学术氛围……
买家被这些夸大其词的广告忽悠得蠢蠢欲动,卖家再推出些周末购房直通车促销法、精装修房促销法、定量限购促销法或者名人剪彩促销法等一系列所谓的让利政策,最后再营造出一个“机不可失,失不再来”的氛围,于是,买家就被恶俗宣传裹挟着掏腰包了。
像房地产广告这样恶俗的文化在世界各地都存在,但作者保罗·福塞尔认为,20世纪90年代的美国,情况最为严重,为什么繁荣发展的美国会成为恶俗的重灾区呢?最主要的原因有两个:
一是美国基础教育薄弱,文盲率高。
美国虽然经济发展程度高,但在90年代,文盲率可不低。保罗·福塞尔在书中指出,在美国,像波士顿这样的大城市的文盲比例都高达40%,其他经济发展迟缓的小城市就更别提了。就文化程度来看,美国在联合国调查的158个国家中,只能排第49名,这个名次和它世界排名第一的经济水平、军事水平完全不相符合。
那文盲率高和恶俗泛滥又有什么关系呢?简单说就是低文化水平让民众缺乏独立思考和辨别信息的能力,恶俗文化传播什么就信什么,这样自然就恶俗泛滥了。
让美国成为恶俗重灾区的第二个重要原因是电视节目不断强化娱乐功能。
这一点被认为是恶俗文化迅速扩散的罪魁祸首。90年代的美国,正是经济、文化空前繁荣的时代,民众的精神世界也逐渐丰富起来,越来越无法接受单纯的严肃类节目,所以大多数严肃的节目就被娱乐节目取代了。
电视作为信息传播的重要平台,无法提供出高质量的节目,日常依靠和习惯通过电视来接受信息的美国民众,也就只能越来越随波逐流,对恶俗的文化和事物慢慢变得缺乏辨别力。
对比90年代的美国,我们会发现,当前的中国情况也没有好到哪去,也许我们也可以尝试从“文盲率”和“娱乐性”这两点上找找原因。
根据2017年统计年鉴显示,我国的文盲率已经从2000年的6.72%下降到了5.28%,这是一个好消息,但也没我们想得那么好,你知道5.28%代表多少人吗?6000万!6000万文盲是一个什么概念?这个人数相当于意大利全国人口总和,是澳大利亚人口的2.5倍。
如果你对这些绝对数字没有概念,那我们看看相对数字,6000万人口相当于中国每20个成年人中,就有1个人是文盲。如此庞大的文盲人群自然就成了恶俗文化繁衍的“最佳场所”了。
接下来我们再看看“娱乐性”这个因素,当代中国和90年代的美国有一个很大的区别,90年代的美国民众依赖的是电视,而当代中国民众依赖的是手机和网络;但也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娱乐“横行”,看看我国层出不穷的娱乐节目和视频游戏就能体会“娱乐”对人的“蚕食”有多严重了。
90年代美国的电视娱乐节目还会受到场所、时间等的限制,而现在的中国,随时随地上网已经让娱乐没了限制,从这一点来看,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中国的恶俗现象要比90年代的美国更加严重。
二、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恶俗现象
接下来,我们一起看看本书的第二个重点内容: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恶俗现象?
如果现在问“你在日常生活中见过恶俗现象吗?”估计绝大多数人都会摇头,毕竟趋善向好是人的本能,谁又会明知不对而刻意为之呢?
其实,这正是恶俗的可怕之处,它经常披着“潮流”的外衣,让我们深陷其中而不自知,我们不妨列举一些实例,通过这些例子,也许你就会蓦然惊觉,恶俗早已无处不在了。
民以食为天,我们就先说说饮食。
餐厅是宴请宾朋的好地方,现在的餐厅可谓是满大街都是了,不同菜系的餐馆目不暇接、不同风格的美食琳琅满目,那么哪些现象属于恶俗呢?作者保罗·福塞尔指出,恶俗现象通常表现在服务、菜单和菜品三个方面。
服务方面的恶俗,首当其冲就是代客泊车。假如你开车来到一家餐厅门口,一名西装革履的年轻人走过来要替你泊车,你一般是不会拒绝的,因为泊车的服务能彰显你的尊贵和体面,不接纳的做派会显得很老土。当然,接受这项服务的代价是取车时必须付给服务生一大笔小费。
但这种华而不实的服务,对满足你的味蕾,不会有任何帮助。保罗·福塞尔说:“这种恶俗如此广泛以至于成为一种流行,完全在于,大量美国人希望通过此举可以炫耀自己的特殊性,他们希望通过花钱买尊重,而不是靠自己的行为赢得尊重。”当然,餐厅对顾客的这种心理是非常了解的,所以才会推出代客泊车这种服务。
接下来,你进入餐厅就坐,一般这时候,服务员会把一本修饰华丽、手感厚重的菜单摆在你眼前。在这本菜单上,你不能指望葡萄酒会标注年份和酒商,也别想透过类似“火焰冰淇淋”这些新奇的菜名,知晓你要点的菜的口味如何。当你拿着一本豪华百科全书似的菜单一头雾水时,服务员可能正在为这本菜单多么上档次,而沾沾自喜。
常常有食客被这恶俗的菜单震慑到,甚至不敢冒着丢脸的风险去询问一款看起来高大上的、名叫“Anglais”(安格莱)的奶油到底是什么?当然,这款豪华菜单,同样对满足你的味蕾,不会有任何帮助。
泊车如此周到,菜单又如此豪华,想必你对即将上桌的美味已经很期待了吧,那么结果如何呢?终于,一盘摆盘精美的菜品上桌了!哪怕你只点了一块烤羊排,盘子边缘也会出现一个用绿面条编织的网篮,上面点缀着一些蝴蝶,这些蝴蝶用蘑菇片做翅膀,用甜椒、洋葱、芹菜或其它什么叫不出名字的东西做成躯干、眼睛和触须,简直比那块烤羊排还吸睛。
这种操作不禁让人想到每逢中秋,商场超市那些设计感极强的精美礼盒,打开层层包装后你就会发现,里面摆着的不过寥寥几块质量不见得好的月饼。礼盒对于月饼,是喧宾夺主,摆盘对于味蕾,又何尝不是本末倒置呢?
除了泊车、菜单、摆盘之外,餐馆为了吸引顾客还发明了一系列求新求异的经营手段,他们把餐厅开到摩天大楼的旋转顶层,或者树屋、小船、飞艇这类“奇葩”的地方。这就是很典型的恶俗,因为当你在一个与众不同的场景下吃饭的时候,即便食物再差,你也必须接受它昂贵的价格。
到这里,可能会有人说:“既然餐馆吃不到货真价实的美味,那我自己买、自己做总可以了吧?”还真不见得!因为市场上的很多食物,已经用“颜值”取代口感和安全了。
被化学药品催生的草莓和樱桃,硕大但食之无味;苹果变成了光滑得发亮的东西;葡萄柚奇圆无比,却像棒球一样坚硬,这些完美得不像水果的水果侵占了市场,反倒是那些形状不怎么周正、颜色不怎么艳丽可能还有虫洞的原生态果蔬,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追求水果蔬菜的外观没有任何意义,但它却成为一种趋势,这样的恶俗,我们当代人太感同身受了。
生活中除了恶俗的食品外,还有很多其他恶俗现象,比如恶俗酒店,卷纸器、饮料杯套、《着装规范手册》一应俱全,但卧榻却不怎么舒适;比如恶俗饰品,好端端的钻石非要镶嵌在手表上,让钻石在“自由移动的底座”上尽情展示,但这对手表的精确度起不到任何作用;再比如恶俗仿制品,用人工合成的大理石粉,复制米开朗基罗的大卫雕像,广告中居然还说,“啊,这真是经典之作啊!” 但仿制品真能传达出真迹的底蕴和内涵吗?
我们给大家讲一个溥[pǔ]仪鉴宝的故事,你就知道恶俗的“仿制”和“品质”之间差了多少了。
王国维是近代史上一位真正的国学巨匠,它出生在清末海宁的书香世家,自小饱读诗书,15岁就考中了秀才,还当过末代皇帝溥仪的老师。
有一次,王国维邀请溥仪到自己家里做客,吃过饭后,两人来到书房。当时王国维正好喜欢上了收藏古玩,所以他在书房搞了个“博古架”,珍藏着一些古董。在王国维眼里,这些古董可都是宝贝,于是就想在溥仪面前显摆一下,请溥仪瞧一瞧自己收藏的古董。溥仪当然对古董没有什么特殊研究,不过他看完王国维的收藏后,还是顺手指着其中几件,说:“这几件都是假的”。
王国维听后一惊,感觉很是纳闷,自己对古玩好歹也有些研究,这些古董看上去不像是赝品啊。没想到溥仪却接着说道:“错不了的,这几件我那儿都有,你这个和我家的不一样”。
这话一出,王国维瞬间满头黑线,后来王国维请古玩行家鉴定,果然溥仪的话一丝不差,那几件还真是仿制品。
这就是仿制和品质的区别,仿得再好也终究是假的,假的硬要包装成真的,就是恶俗。王国维就算才高八斗,努力在房间摆几件古董撑门面,也抵不上溥仪云淡风轻的一句“和我家的不一样”。
这也恰恰印证了昨天我们读的《格调》这本书中阐述的道理,等级之间的突破不是靠个人努力就能轻易实现的,贫穷真的能限制“想象”,拿着有限的几款所谓“古玩”学习品鉴,永远赶不上在古董包围下,熏陶出来的底蕴。
所以,作者费尽辛苦罗列这些恶俗事例,就是不想让人们习惯了浸泡在“恶俗”中,因为人一旦学会了欣赏那些廉价的、粗糙的、模仿的东西,并装着去欣赏这些仿制品身上根本不存在的高贵和经典,那么这个人就已经陷入到恶俗的陷阱了。
三、精神生活中有哪些恶俗现象
到这里,我们已经了解了什么是恶俗,也对生活中的一些恶俗现象进行了罗列和识别。接下来,我们就一起看看本书的第三个重点内容:精神生活中有哪些恶俗现象。
如果说生活恶俗,在于让人追求物欲;那么精神恶俗就更可怕了,因为它会让人迷失心性。
保罗·福塞尔说:“真正令美国人丢人现眼的,是他们空洞的大脑。”那么,90年代的美国社会,精神上的恶俗究竟达到怎样的地步了呢?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他们的信仰取向。
如果现在有人说手相术、塔罗牌或者占星术属于迷信,相信很多人都不会反驳,这对于我们来说是一种常识。但是,就是这么一套显而易见的伪科学,却一度在美国社会非常流行,不少人把它看作唯一的信仰。人们蜂拥而至,争当心理测量师、超感心理学家或者自然女祭司。
甚至有消息披露,里根任职美国总统时期,白宫是根据旧金山一位占星师的预测来安排日常事物的。民众更是疯狂地依据星座匹配或者占星推理,来推算自己的生活、工作和姻缘。
没有人质疑过,如果12个星座各有自己的专属运道,那是不是代表世界上每天会有1/12的人口,也就是超过5亿人,拥有一样的运气?也没有人质疑过,太阳系最外层的天王星和海王星,在1781年和1846年被发现前后,引发的星座变化,为什么没有影响命理的推算结果?当然他们更不会想自己的生活为什么没有像星座书上描述的那么好。
也许有人会说,为了避免精神的恶俗,那就多读书吧,毕竟读书使人明智,书读多了自然就能远离把迷信当作信仰的误区了。
然而现实却没我们想的那么好,市面上的很多书都已经被恶俗“渗透”了,保罗·福塞尔在书中真诚地奉劝大家,选择书目一定要擦亮眼睛,因为有的作者,为了打开市场,故意用标题党的把戏,取一个博人眼球的书名;有的书商,为了增加销售量,可以把没有营养的读物,包装成所谓的“人生必读之书”;有的编辑,为了顺应不愿深度思考的快餐式阅读文化,用大量插图代替书中的文字;有的书目,打着人生哲理的幌子,把一些似是而非、断章取义的毒鸡汤灌输到读者脑子里,“图书”这片净土,也被恶俗玷污了。
除了图书之外,精神上的恶俗,还让研讨会在学术界盛行起来,因为一堆人开会能够让个人逃避枯燥而又孤独的研究和思考;恶俗的存在也让音乐不再是“凡音之起,由人心生(所有的音乐的源头,都是人的内心感动)”的产物 ,而成了为获得听众注意和赞美,堆砌起来的音符……
我们曾经和大家一起读过一本社会心理学著作《乌合之众》,这本书的作者古斯塔夫·勒庞在书中描述了一种群体思维,当个人是一个孤立的个体时,他有着自己鲜明的个性化特征,而当这个人融入了群体后,他的思想立刻就会被群体的思想所取代。而精神恶俗,在这种群体思维的作用下,会发出更大的破坏力。
所以保罗·福塞尔最后发出了这样的感慨:“这个国家到底怎么了?我们应该生活在一个科学发达的时代,一个教育普及的时代,一个公共电视台有科学特别节目、每天的报纸上有科学专栏,每两个高中生里就有一个拥有自己电脑的时代啊!”这种时代的确已经来了,但恶俗也跟着出现了。
到这里,可能不少人已经连连躺枪。恶俗就像一个穿着隐身衣的小偷,悄悄盗走我们文化中最具灵性、最有品味的东西之后,还回来一个涂满金粉的赝品,可怕的是,我们还接受了这个赝品!
总结
以上就是《恶俗》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恶俗》这本书成书于上世纪90年代的美国,那是美国变革和发展最激烈的时代,在经济的催生下,恶俗现象不可避免地产生了。而作者保罗·福塞尔适时地抛出《恶俗》这本书,直指美国社会中的种种恶俗现象,目的不在于挖苦,而在于警醒。
当今的中国,正和当初的美国一样,经历着巨变和高速发展,所以《恶俗》对于中国人来说,可谓是躬逢其时,具有极强的参考价值,透过这本书,我们可以真切感受到现代文明下的种种愚蠢、功利和虚伪。
恶俗的现象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我们也没有能力在一时一刻之间就解决掉一个顽固的社会问题,我们能做的是在遇见恶俗现象的时候,立马识别出来,不至于让自己掉进“恶俗”的陷阱,被“恶俗”裹挟。希望今天的这本《恶俗》能成为你评判“恶俗”的标准和参照。
《恶俗》金句:如果没有自私心理从根源上激励,很少有人能独立评估事物的价值。
所谓恶俗,就是低档事物装腔作势以求显得更有档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