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达”那些事

2023-02-20  本文已影响0人  李惜珠

每次外出被问起从事的培训工作,大家惯性的会认为你“很会讲话”、“讲话很厉害”等。并不是的哦,原先的我是一个内向,不会表达的人。只是,通过学习和训练,学会了在任意场合,清晰、精准、擅于表达自我的能力。

近段时间,接触多个青少年口才咨询,跟其父母沟通后发现,根源还是在于成人。所以,今儿个想分享点关于“表达”的事儿,希望能对大伙有所启发。

讲话,沟通,表达三者有什么联系?用“表达”两个字,我觉得委婉、柔和,可以随时随地、随心所欲的说想说的话,无论是私人场合,还是正式场合。

讲话和沟通,较偏向正式场合、正儿八经地说话,如果面对亲人,比如:爱人,孩子,你把“我跟你沟通一下”换成“我表达一下我的想法,是不是亲昵、舒服很多?

表达两个字,从字义上我理解为表情达意。即通过面部表情,情感情绪,肢体动作,语音语调来传达信息的一种方式。

不同场合需求,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和达成结果,比如:

️️️1.当众表达

表达自己的不同想法,好的一面,给予赞同,不好的一面,引发思考。

️2.逻辑表达

按照听众的思维习惯或是容易理解的逻辑顺序来进行表达,听众容易理解对方,跟随对方的内容,快速准确掌握内容,从而共鸣,共识。

️3.深度说服

表达清晰的本质,不是让表达者说得顺畅,整齐,圆满,而是要让接收者听得轻松,舒服,分明,换句话说,想要表达清晰,你要琢磨的重点,不应该是“自己怎么能够说好”,而是“对方怎么能够听懂”。

️4.精准表达

抓住语言和文字的精髓进行表达

️5.即兴表达

现场组织语言进行创作的表达

️6.幽默表达

有趣、可笑而又意味深长的表达

看到上面六种,是不是觉得有点“炸”?如果你是细心的朋友,会发现,它们是层层递进的关系,我们不给它们排名,这次,只需要做到对“表达”的概念理解更近一层就行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