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龄女一定要降低择偶标准才能脱单吗?
谁不愿意有个人在耳畔嘘寒问暖携手一生,谁不愿意找一个靠得住又有能力的男人得一世爱护。
但是随着单身女年龄的增长,很多女生都会觉得自己的综合价值在贬值,所以会困惑会焦虑,她们不少人都会问:
“大龄女一定要降低自己的标准才能脱单吗?”
其实知乎上也有很多关于择偶标准的问题:
“
很多大龄剩女嘴上说的要求并不高,为什么还是找不到男朋友?
女性是否应该因为年龄的增长而降低择偶标准?
剩女应该提升自己还是降低标准?
········
”
1
我们生活中也经常听到关于择偶标准的实例,这个女生条件那么好,为什么自愿降低标准嫁给一个条件那么差的人?那个女生资历平平为什么就能嫁一个高富帅?
那么作为大龄剩女,是否应该降低标准草率结婚?
要搞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得先知道择偶标准是否有高低之分?
择偶标准本身没有高低之分,它不可量化,说到底这是一个供需匹配的问题,你的条件再好,不能提供给对方满足其需求也是白搭。
这个供需匹配分为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
物质方面包括家庭背景、经济状况等;
精神层面包含三观、认知、谈吐优雅、学历、工作能力、是否聊得来等等。
生活中的确有很多不符合我们世俗定义的择偶标准的两个人,走到了一起,还很幸福,原因何在?
那是因为择偶标准没有高低之分,但有供需匹配性,供需匹配性的侧重点在两个人的互补。
比如两个人都喜欢吃番茄炒鸡蛋,刚好一个人喜欢吃蛋,一个人喜欢吃番茄,这就叫做供需匹配性。
对于感情,很多男女喜欢用择偶标准去衡量彼此合适与否,但是很多幸福的婚姻是需要匹配性的,多数大龄单身女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要找到匹配性好的另一半,先明白自己的需求在哪里?
比如自己的经济基础不错,可能不需要对方的供养,不妨找个和自己经济基础差不多或是稍稍放宽点经济指标,在性格上却可以和自己互补的。
如果说自己的经济能力不是很强,那就找个事业上相对比较好,但是可能情绪价值相对弱一些的,毕竟一个人的精力有限,用在事业上精力多一些,自然生活上就会相对减少。
2
《爱情保卫战》中有一期的女嘉宾学历高工作能力强,一颦一笑无不散发出优雅气质,连同说老公的不是都说的极其委婉含蓄,看得出来她特别照顾男人的面子。
就是这样一个女人当初因为家里的催促,外加对自己大龄的担忧,造成了她的极大焦虑,所以在她遇到这个踏实负责的男人时候,就匆匆把自己给嫁了。
其实女嘉宾是在相亲过程中改变了择偶态度,调整了供需匹配角度,从之前的“经济条件必须高于自己”这一物质需求过渡成了靠谱踏实这一精神需求,找到了符合的另一半。
她唯一存在的不足就是因为焦虑匆匆做了选择。
现如今社会中焦虑来源于各个方面,工作的,生活的,感情的。
处于大龄单身群体的最大焦虑点就是父母催促的压力,亲朋好友都已结婚生子的压力,一个生活所带来的孤独感等等。
所以在脱单之前,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管理好自己的情绪,莫要让焦虑心态影响了你脱单成功率,影响了你感情的温度。
管理情绪,缓解焦虑
很多大龄女生都在为自己的年龄焦虑,似乎年龄每长一岁自己的价值就降低一个等级,再加上生活上、工作上的一些琐事的干扰,伴随着父母的催促,便会焦虑异常,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要孤独终老。
在《我家那闺女》中吴昕就透漏了自己的焦虑和恐慌,她其实非常想找一个男朋友,但是她被动,不想找比自己小的,可是周遭和她年纪相仿的或是比她大的很多都已经结婚,她很担心自己就此孤独终老。
其实我们的年龄已成为事实,不妨换个角度,将其所暗含的优质展示出来。
作为成熟的女性,在年龄上、心态上没有年轻女孩那样有青春活力,但是却有着自然成熟的知性,遇事坦然淡定不焦虑、情绪稳定不易冲动,知分寸不幼稚等优势。
比如已经四十几岁的志玲姐姐,依然是很多人的女神。
当你学会管理自己的焦虑情绪后,也会恰如其分地将自己最好的一面呈献给遇见的人,说不定其中就有你的真命天子。
总的来讲,缓解自身焦虑总结起来就两个要点:
其一,认清自己的价值所在。
其二,不要总是拿自己的短板和年轻女生的长板作比较。
你所能展示的不是虽然年纪大但是显年轻,虽然已经不是少女但是有一个少女心,这些都是拿自己的短板和年轻女生的长板相比较,一定是比不过的。
你要展示年轻女生没有而你却有的高价值:
比如你比年轻的女生多了一分成熟知性,少了一份幼稚;多了一分阅历丰厚;和男人有很多方面的话题可聊,能达到灵魂上的匹配等等。
此外,缓解焦虑情绪、提升脱单成功率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牢记“两个走出去”,摸着石头过河,方能步步稳妥。
3
牢记“两个”走出去
一是行动上的走出去:
与其给自己定下那么多的理想化空洞化的择偶标准,倒不如走出去在实践中找寻匹配度高的交往对象,真理都是实践中摸索出来的,择偶供需匹配同样是在实践中汲取的。
只有你行动上走出去,广撒网、相亲、结识一切可交往的单身异性,有那么几个交往密切的对你感兴趣的对象了,供需匹配的契合度能达到多少分就会很自然的浮现出来。
二是心理上的走出去:
首先,消除自己内心的防御机制,不要因为对方一个小缺点就否定这个人,要从心理上先接纳对方,认可对方,把对方当作朋友相处尝试,说不定就会发现他身上确实藏着你所看不到的正好你需要的某种特质。
其次,潜意识中告诉自己,花时间和他相处并不一定非要和他结婚,他和你继续相处也不一定要和你结婚,抛开以结婚为目的的相处理论,你就会轻松很多,爱情这东西可能就在轻松氛围中展露头角。
再者,不管年纪多大,条件多好,每个人和另一个人相处的过程,就是一个明白什么供需可以满足的过程。
相处过程中,在自身优点的基础上,多考虑一下对方的需求是什么,你可以提供什么?
爱情的美妙之处就在于每个人的需求都是个性化的,虽说男生一般来说都喜欢漂亮的身材好的,但这只是表面的审美,就婚姻来说这并不是他们最首要考虑的。
最后还是要强调一遍,要行动,不要宅,封闭的空间真的找不到对象。
还要知道世间没有那么多的一见钟情,多数亲密关系,都是在不断地行动中,接触中,磨合中慢慢产生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