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笔记19:无处不在的“座右铭”

2024-08-05  本文已影响0人  花石冈

《尚书》笔记19:无处不在的“座右铭”

放逐不谙世事的太甲帝,是伊尹为苍生计作出的艰难选择。迎奉回大有长进的太甲帝,是伊尹不避个人祸福为商王朝社稷计作出的艰难选择。此后,他要与自己那个曾经为自己所放逐的太甲帝朝夕相处。所谓“伴君如伴虎”,何况是朝夕相伴自己曾经放逐过的一只“虎”。

此时的伊尹,只能将自己活成一个无处不在的“座右铭”,默默地将自己个人修养、天下治理方面的种种经验,转化成太甲帝可以消化、吸收的营养,以座右铭的方式不断在太甲帝面前晃悠,试图达到“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奇效。毕竟,得意不可再往——放逐帝王这种事,怎么可能一而再,再而三地干呢?

伊尹无处不在的“座右铭”,体现在三个维度上。

一、全方位

上古时代人们的认知体系中,帝王所必须面对的无外乎是“天”“民”“鬼神”。伊尹一口气将他们全部搬出来,讨论了一番。

伊尹指出:“惟天无亲,克敬惟亲。民罔常怀,怀于有仁。鬼神无常享,享于克诚。”

伊尹相当于把帝王深宫的不传之秘一下子抖搂给太甲帝看。天帝也好,民众也好,鬼神也好,于普通人而言,都是神秘得不得了的不可知世界。对于帝王而言,却简单得很。天帝没有固定不变的亲人,它只亲近那些对他恭敬,不亵渎天道的人。百姓没有一定要归附、追随的人,他们只归附、追随于讲求仁德的人。鬼神也不能固定不变地享有祭祀,只有那些讲求诚信者的宗庙才会长期享有祭祀。当然了,也可以说鬼神没有固定要保佑的人,他们只保佑那些诚信如一的人。

二、全流程

凡俗畏果,菩萨畏因。一般人总是想追求一个好的结果,真正的智者知道,所有的好结果不过是正确方向上、恰到好处努力的必然结果。

于帝王而言,实行德政,天下就会太平;实行暴政,天下就会动乱不安。有太平之世的措施,没有不逐步兴盛的;有了动乱之世才有的做法,没有不最终灭亡的。说到底,以终为始,慎始才能善终。

伊尹讲:“若升高,必自下;若陟遐,必自迩。无轻民事,惟艰;无安厥位,惟危。慎终于始。有言逆于汝心,必求诸道;有言于逊汝志,必求诸非道。”相当于为太甲帝做了一个“全流程”的谏言包,想登高,一定从低处开始;想行远,一定从近处起步。不要轻视与百姓有关的事情,要想到它的艰辛非同一般;不要总以为自己可以坐在高位安然无忧,要觉知到它的危险无处不在。既要慎终,又要慎始。不符合你心意的言论,要衡量它是否符合道义;让你感到称心如意的言论,要衡量它是否违背了道义。

在伊尹这个“谏言包”的加持下,做帝王的想犯糊涂都难!

三、全领域

放逐太甲帝也好,迎奉回太甲帝也好。伊尹既没有考虑太甲帝的感受,也没有顾及贵族们的议论,甚至也没有顾及到个人的祸福安危。在他的心目中,除了当初与商汤一同赢取的天下,出了江山社稷,出了千秋万代,什么都是无足重轻的。

当伊尹意识到自己未来只能默默地活成一个无处不在的“座右铭”时,他自然也不会只具备提醒太甲帝一个人的功能。他在提醒太甲帝不要听信巧言伪辞而扰乱了昔日的德政的同时,也告诫大臣们“罔以宠利居成功”——不要因为享有恩宠利禄而居功自满、为非作歹。

伊尹的视角是“社稷”视角,哪里还管什么爱听不爱听,当讲不当讲。

他讲“弗虑胡获?弗为胡成?一人元良,万邦以贞”时,哪里是说给太甲帝一人听的。于每个身居高位的人而言,都是如此。不去谋划思虑,怎么可能有收获?不去行动、付出,怎么可能得成功。于每个人而言,只要能够保持德行上的万山无缺,你所在的世界便都是风清气正的。帝王如此,臣子何尝不是如此?帝王当以此为勉励,臣子何尝不该以此为勉励?

得随机数:15803及83367等

体:离火  用:乾金  变:乾金变巽木

性格:内心光明,做人通透,有心机,做事刚毅果断、有力。

关系:通透的做人,形成对内掌柜的一种钳制与碾压,两相位不当,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有一定的内耗。局外人夹持了自有力量。

健康:体质寒凉,骨瘦如柴,颧骨突出,注意风寒,预防气管炎。注意温补,常饮姜枣茶。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